延安大學魯迅藝術學院官網

更新時間:2022-02-15 12:04:23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Add 延安大學學姐
為你免費答疑

關于《延安大學考研》我們搜集了部分延安大學考研真題和復試資源,免費贈送;并提供有償的延安大學初試/復試/調劑輔導(收費合理,內部資源,效果有保障),如果需要領資源或了解研究生輔導的,請加網頁上的學姐微信。延安大學官網來自延安大學研究生院網站,及歷年考研分數線數據的匯總(學校網站一般不穩定,或存留的分數線年限較少)。以下即是延安大學歷年考研分數線,希望對延安大學考研報考有用。

延安大學魯迅藝術學院官網:

延安大學魯迅藝術學院


延安大學魯迅藝術學院簡介:
魯迅藝術學院成立于1938年,是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為培養抗戰文藝干部和文藝工作者而創辦的一所綜合性文學藝術學校,1940年更名為“魯迅藝術文學院”,簡稱“魯藝”,1943年并入延安大學,是老延大合并時的八所院校之一,具有光榮的辦學歷史和優良傳統,為國家培養了一大批優秀人才,得到了國際國內的普遍認可和贊譽,是中國文藝界的豐碑。學院于1996年恢復重建,繼承發揚“老魯藝”的優良傳統和辦學經驗,堅持“雙百”方針,秉承“緊張、嚴肅、刻苦、虛心”的院訓,不忘初心,繼續前行,建成了具有一定規模、一定社會影響力的教學型藝術學院。學院現設音樂系、舞蹈系、美術系、設計系等四個系,2011年,音樂學專業獲批國家級特色專業,音樂學與視覺傳達設計專業獲批校級重點扶持學科。學院現有一個藝術碩士專業一級學科學位點,美術課程與教學論、音樂課程與教學論、學科美術三個碩士學位點。設有陜北民歌研究中心、非物質文化研究中心和魯藝合唱團等團隊。目前,學院在校本科生1538人,研究生77人。教職工73人,專任教師65人,其中高級職稱的教師數量占教師總數的45%,擁有博士學位教師11人,碩、博研究生以上學歷教師占教師總數的86%。招生范圍涵蓋陜西、山東等15個省市自治區,學生報考第一志愿率一直保持在100%。學院堅持開放辦學,先后與白俄羅斯國立文化藝術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理工大學、中央美術學院、中央音樂學院、沈陽音樂學院、陜西師范大學、深圳交響樂團、陜北民歌大舞臺等院團建立了友好合作關系。聘請賀敬之、傅庚辰為學院名譽院長。
2017年以來,學院遵照習近平總書記對延安大學所做的“弘揚延安精神、勇于改革創新,把這所具有光榮傳統的大學辦得更有特色、更有水平”重要批示精神,以及學校辦學理念,加快學院的建設進程,分別在學科建設、科學研究、人才引進、藝術實踐等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績。學院獲批國家藝術基金項目3項;教育部社科項目2項,省級項目12項,教育廳、文化廳項目30余項;市級社科項目38項;校級各類課題35項;廳級以上各類獲獎15項;發表學術論文被A&HCI、EI源刊、ISTP等收錄9篇,CSSCI 20余篇,核心84篇;出版著作(畫冊)50余部,申請國家實用新型專利40余項;獲省級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 2018年4月學院成功舉辦“紀念延安魯藝創立80周年學術研討會”、2018年10月學院與中央音樂學院合作,在延安大劇院公演歌劇《白毛女》,獲得巨大反響;2019年5月,學院與深圳交響樂團合作在延安寶塔山成功舉辦“獻禮建國70周年暨紀念黃河大合唱首演80周年”大型交響音樂會。2019年10月,學院在上海云間美術館成功舉辦“傳承魯藝薪火·踐行延安精神——延安大學魯迅藝術學院師生美術設計上海展”,新華社、人民網、中國新聞社等全國27家媒體給予了報道,深受好評。2020年,“延安紅色經典歌曲與陜北民歌”項目獲批陜西省普通高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
延安大學魯藝合唱團以演唱陜北民歌為特色,先后參加了第十四屆CCTV青歌賽陜西選拔賽、奧地利維也納金色大廳演出。在2017年第十屆海峽兩岸合唱節榮獲銀獎;陜西省電視合唱大賽中獲得冠軍;2018年4個節目參加央視合唱春晚并受到高度贊譽。2019年4月與中央音樂學院合唱團共同參與中央電視臺《經典詠流傳》欄目錄制。舞蹈學專業學生在陜西省第二、三、四屆荷花獎舞蹈大賽中分別獲銀獎,專業組表演銅獎等;美術學專業教師60余幅美術作品入選各類大展,其中美術作品獲獎25項,6幅作品入選全國美展。視覺傳達設計專業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設計作品和旅游產品開發設計在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中成績顯著。各類設計作品獲獎20余項,獲國家級大學生創新訓練項目4項,“互聯網+”大賽省級金獎3項。
學院擁有兩棟教學樓,辦學條件全國一流,有獨立的展覽廳、音樂廳、陜北民間藝術陳列室、天光畫室、琴房、舞蹈(形體)室、藝術設計實驗室等基礎設施,已完全滿足學生學習和學院中長期發展要求;成立了紅色藝術設計工作室、“星海”音樂工作室等大學生創業實踐、實訓平臺。目前學院正處于快速發展時期,將始終肩負“傳承魯藝薪火·踐行延安精神”的歷史使命,為把學院打造成傳承延安魯藝文藝精神的新時期人才培養基地而努力奮斗。
 
延安大學魯迅藝術學院聯系方式:
學院地址:延安市新區公學北路  
學院電話: 0911-2650381
 
延安大學魯迅藝術學院學科設置:
美術課程與教學論(美術) 
(040102)  
一、學科學位點簡介
延安大學魯迅藝術學院成立于1938年,具有光榮的辦學歷史和優良傳統,為中國的文化藝術事業樹立起了一座歷史的豐碑。美術課程與教學論是教育學科的一個分支學科,美術課程與教學論主要研究美術課程與教學的基礎理論以及它們的實踐應用。
本學科的特色是立足陜北,繼承老魯藝的光榮傳統和辦學經驗,注重區域文化和世界藝術設計的當下結合,以繁榮藝術教育和區域文化、經濟建設為旨向,實現具有卓越藝術審美、敬畏匠心、優秀人格,有科學精神、有洞察力、有文化內涵、勇于實踐和學科互補的人才培養模式。目前,學科組現有研究人員7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6人,具有博士學位1人、碩士生導師5人。本學科于2009年開始招收學術型研究生,已培養學術型研究生八屆,畢業生16人。畢業生主要從事中小學教育相關課程的教學及教育管理工作。
二、培養目標
總體要求:培養適應國家和地方經濟與社會發展需要的研究型、應用型高層次高素質美術教育專門人才。 
具體要求如下: 
1.較好地掌握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熱愛教育事業,具有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和良好的職業道德,遵紀守法,身心健康,學風嚴謹,積極進取,勇于創新。
2.具有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思想,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質和強烈的事業心,能立志為祖國的建設和發展服務。 
3.具有良好的學識修養和厚實的美術專業基礎,了解美術學科前沿和發展趨勢。
4.掌握系統美術課程與教學論專業的教育教學基礎理論與專門知識。掌握一門外國語,能熟練閱讀本學科的外文文獻。
5.畢業后能夠承擔中小學的教育學、課程論、教學論等課程的教學以及基礎教育教學與教育管理工作。
三、主要研究方向
1.美術學科教學論
2.視覺傳達設計 
四、培養年限
實行彈性學習期限。研究生在校學習基本年限為3年,最長學習年限原則上不超過4年。其中課程學習1-1.5年,論文工作不少于1.5年。
五、培養方式
本專業采取導師個別指導與專業組集體培養相結合的方式培養碩士研究生。
第一學年主要學習公共課程和教育專業基礎課程、藝術設計基礎課程,加強基礎課程的知識積累,豐富和完善理論修養。
第二學年主要學習美術專業基礎課程和相關專業技能課程,加強技能訓練和專業素質的提高,培養思維與創造方面的能力。
第三學年主要是在導師指導下用1年時間進行專題研究并完成學位論文。參加一定數量的學術活動和社會實踐活動,安排參加4周左右的教學實習、學術研討,強化科研、實踐創新等方面的應用能力與意識。
六、課程設置與培養環節
本專業課程分為學位課程和非學位課程,其中學位課程包括學位公共課、學位基礎課和學位專業課,非學位課程主要是專業選修課。本專業課程學分最低為30學分,其中學位公共課9學分,學位基礎科和學位專業課13學分,選修課程不少于6學分。具體課程設置詳見表1《學術學位研究生課程設置及學分要求一覽表》。
1.政治理論課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研究(36學時,2學分)
馬克思主義與科學方法論(18學時,1學分)
2.外國語
“外語閱讀”(3學分)
“外語寫作”(3學分)
外國語課程在第一學年修完,酌情實行免修制。
3.學位基礎課和學位方向課
(1)基礎課(7學分)
教育學原理(2學分)
教育心理學(3學分)
教育科學研究方法(2學分)
(2)方向一:美術課程論(6學分)
美術教育學(2學分)
美術教學理論與方法(2學分)
美術專業技能研究(2學分)
(3)方向二:視覺傳達設計(6學分)
設計方法論(2學分)
陜北民間美術研究(2學分)
中外設計史論研究(2學分)
4.專業選修課(選6學分)
教育理論專題研究(2學分)
中外美術教育比較(2學分)
美術創作理論與實踐(2學分)
美學(2學分)
中國傳統民間美術研究(2學分)
地域旅游產品設計研究(2學分)
中外藝術設計教育研究(2學分)
跨專業研究生需補修本科課程。
5.其他培養環節
研究生在讀期間須參加學校的各種學術活動(學術講座、講習班、討論班、學位論文階段性研討),應作書面記錄并撰寫心得體會,并作為評獎等的依據之一。
參加實踐活動(教學實踐、科研實踐、社會實踐等),應撰寫總結報告。
實踐必修環節要求修滿2學分,否則不能參加學位論文答辯。其中:實踐活動(教學實踐或社會實踐,二選一)1學分,學術活動1學分,要求研究生在學期間須參加8次以上(含8次)學術活動,其中至少作2次學術報告(含開題報告)。堅持以培養研究生創新能力為核心,加強科教結合、學術融會,堅持寓教于研,突出知識更新力、學術創新力和國際競爭力的培養。
實踐必修環節是培養研究生實際工作能力的重要手段,研究生均須參加。考核成績分為合格、不合格兩個等級,成績合格方能取得規定的學分。
七、學分要求
研究生學習實行學分制,每個學分對應的標準學時數為18學時。研究生應修滿30學分,其中:課程學習不少于28學分,實踐2學分。其中學位課程須達到22學分。總學分要求及分配情況見表1。
具體要求見表1。
八、課外閱讀與科研計劃
要求研究生在課程學習之余大量閱讀期刊文獻資料和專著,進行專題研究,撰寫論文并在公開刊物上發表,要求至少公開發表兩篇論文。
1.課外閱讀
(1)文學、歷史、文化、政治課外閱讀
美術課程與教學論研究生至少閱讀2本(含)以上有關文學、歷史、文化、政治方面的著作,并寫一份2000字以上的讀書報告。
(2)學術規范與科技寫作 
①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2001年修正)。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公報,2001
②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實施條例。中國出版,2002(9)。
2、科研計劃
(1)參加學術講座和學術月活動
本專業碩士研究生在全校范圍內至少選聽、參加3次學術講座或學術沙龍。
(2)發表論文
本專業碩士研究生在申請學位時,以第一作者或第二作者(導師為第一作者)身份在國內外正式出版學術刊物上發表與其學位論文相關的學術論文1篇(含)以上。
九、中期考核
對二年級碩士研究生在進入學位論文階段前進行中期考核,一般在第三學期,考核內容包括:
1.政治思想:主要考核研究生在政治立場、政治態度、思想品德、組織紀律、學習與工作態度、尊師愛友、團結協作等方面的表現。
2.業務學習情況:考核研究生所學課程(主要是學位課程)的成績、學分,考核研究生執行培養計劃(包括個人培養計劃)的情況以及掌握基礎理論和專門知識的情況。
3.實踐能力和科研能力:考核研究生閱讀文獻數量、文獻綜述報告能力、對國內外學術動態了解程度、社會實踐能力以及在論文選題、參加學術活動和科研工作中表現的自學能力、綜合能力、創新能力。社會實踐以外出調研、參加有關單位實際工作為主。
4.身心狀況:考核研究生身體和心理健康狀況,考察其能否從事論文階段的研究工作。
5.開題報告情況:考核研究生是否按時完成學位論文選題并開題,計劃安排是否科學、合理,能否按時完成論文的寫作與答辯等。
具體辦法按《延安大學碩士研究生中期考核及篩選辦法》的有關規定執行。
十、開題報告
1.選題
開題報告是論文工作的重要環節,研究生在撰寫學位論文之前,必須經過認真的調查研究和文獻準備,了解本人主攻方向的相關研究歷史和現狀,在此基礎上確定學位論文研究題目,并作論文開題報告。開題報告審核通過后至少一年方可申請學位論文答辯。
學位論文選題可以涉及化學課程與教學論的各個方面。可以是本學科有關研究方向上的基礎研究或應用基礎研究,也可以結合科研攻關任務從事應用開發研究。可以是課程與教材研究,也可以是教學改革研究。課題的份量和難易程度要適當。碩士研究生一般應在第三學期內完成論文的選題工作,于第四學期開學后的前兩個月內提交學位論文計劃,然后進行開題報告。碩士學位論文選題的具體要求參見《延安大學研究生工作手冊》中的有關規定。
2.開題
碩士生的開題報告一般安排在第三學期。報告基本內容包括論文題目、文獻總結(國內外研究前沿、動態)、擬研究問題的提出、實施方案、研究方法、科研問題的解決思路及預期目標等方面。填寫《延安大學碩士學位論文開題報告審核表》,由本學科開題報告答辯小組統一組織并考核開題報告。考核結果分為合格與不合格二個等級。開題報告結束后,研究生提交開題報告考核表。對開題報告不合格者,一個月后重新開題。碩士學位論文開題報告的具體要求參見《延安大學研究生工作手冊》中的有關規定。
十一、學位論文
研究生要利用一年半至兩年的時間從事科學研究和學位論文工作,不計學分。
碩士學位論文應在導師的指導下,由研究生本人經過科學研究獨立完成。論文內容應側重于研究生本人所從事的研究工作,應了解所研究方向的最新成果,對所研究的問題應有新的見解。按《延安大學研究生學位論文格式要求》撰寫碩士學位論文。論文要求具有系統性和完整性,字句通順流暢,論證嚴謹,條理分明,文字圖表清晰,數據詳實,結論可靠,引用文獻準確、全面、合理,后附參考文獻目錄。論文工作要有足夠的工作量,字數一般不少于3萬字。
十二、畢業與學位申請(學位授予標準)
碩士生在規定修業年限內完成培養方案規定的課程學習,考核成績合格,獲得規定的學分,科研成果考核符合學校和學院的相關規定,完成學位論文后,碩士生學位論文必須由導師認可,經誠信檢測和指定評閱人評閱通過后方可申請答辯,學位論文的評審和答辯時間一般安排在第六學期。答辯委員會由3-5位答辯委員(具有副高級以上專業技術職稱人員,含副高級)組成。論文答辯從論文選題與綜述、研究設計、論文的邏輯性和規范性、工作量等方面進行考查。論文答辯未通過者,應修改論文,并再次申請答辯,兩次答辯的時間間隔不得少于半年。
通過學位論文答辯,符合畢業條件,準予畢業。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的有關規定,達到碩士學位授予標準,經學校學位評定委員會審核通過,由校學位評定委員會審核批準授予教育學碩士學位。具體答辯和學位授予執行《延安大學研究生工作手冊》中的有關規定。
十三、主文獻研讀課程書目
研究生在讀期間須按規定閱讀一定數量的參考書目及期刊雜志文獻,積極參加讀書報告和學術沙龍,并由導師組和導師負責對其進行考核和評價。
1.主文獻研讀課程書目
[1]高師教材編寫組.《美術教育學》[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
[2]張曉鷺.《現代美術教育學》[M] 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3]顧平.《美術教育學導論》[M] 江蘇美術出版社,2006.
[4]彭吉象.藝術學概論[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
[5]馮友蘭.中國哲學簡史[M].天津:天津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5.
[6]張法.中國藝術_歷程與精神[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
[7]王瑞成、宋清秀.中國文化簡史[M].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1.
[8]陳傳席.中國繪畫美學史[M].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2002.
[9]王伯敏.中國繪畫史[M].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1982.
[10]王朝聞.美學概論[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2.期刊文獻
十四、質量保證體系
1、專業碩士研究生在招生階段擇優錄取有職業背景的學生。
2、學院按照專業特點、根據學生的實際背景知識結構,制定合理的培養方案,確定合適的教學內容及設計優化的課程體系。
3、 嚴格要求課程教學環節,不定期安排督導檢查教師的教學情況,以保證教學效果。
4、認真做好論文選題及開題。
5、切實做好論文中期檢查。
6、嚴格把關論文送審和答辯環節。
7、建立建設專業學位研究生創新基地。
 
延安大學教育學專碩
院校系 專業名稱及代碼   學習方式 類別 專業:22考研擬招生人數 21考研復試線
(003)馬克思主義學院 (045102)(專業學位)學科教學(思政) (00)不區分研究方向 全日制 專碩 14 339
(004)教育科學學院 (045101)(專業學位)教育管理 (00)不區分研究方向 非全日制 專碩 10 337
(004)教育科學學院 (045114)(專業學位)現代教育技術 (00)不區分研究方向 全日制 專碩 7 337
(004)教育科學學院 (045116)(專業學位)心理健康教育 (00)不區分研究方向 全日制 專碩 5 337
(006)體育學院 (045112)(專業學位)學科教學(體育) (00)不區分研究方向 全日制 專碩 3 337
(007)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 (045103)(專業學位)學科教學(語文) (00)不區分研究方向 全日制 專碩 19 363
(008)外國語學院 (045108)(專業學位)學科教學(英語) (00)不區分研究方向 全日制 專碩 24 350
(009)歷史學院 (045109)(專業學位)學科教學(歷史) (00)不區分研究方向 全日制 專碩 12 337
(010)數學與計算機科學學院 (045104)(專業學位)學科教學(數學) (00)不區分研究方向 全日制 專碩 19 337
(011)生命科學學院 (045107)(專業學位)學科教學(生物) (00)不區分研究方向 全日制 專碩 13 337
(012)物理與電子信息學院 (045105)(專業學位)學科教學(物理) (00)不區分研究方向 全日制 專碩 7 337
(013)化學與化工學院 (045106)(專業學位)學科教學(化學) (00)不區分研究方向 全日制 專碩 13 337
延安大學教育學學碩
院校系 專業名稱及代碼   學習方式 類別 專業:22考研擬招生人數 21考研復試線 復試分值占比 復試比例
(004)教育科學學院 (040102)課程與教學論 (00)不區分研究方向 全日制 學碩 12 337 30% 1:1.2
延安大學教育學院校分析:
一、延安大學22年教育學專業學術型研究生考試專業課采用統考試卷,即311教育學專業基礎綜合。
二、延安大學333教育綜合考試參考書為:
《教育學基礎》(第三版),全國十二所重點師范大學聯合編寫,2014。
《當代教育學》(第四版),袁振國,教育科學出版社,2010。
《中國教育史》(第三版),孫培青,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
《外國教育史教程》,吳式穎,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
《當代教育心理學》(第二版),陳琦、劉儒德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
三、招生人數。延安大學22年教育學學碩共計劃招生12人,教育碩士全日制共計劃招生136人。
四、延安大學教育學考研特點:
1、學碩專業課采用統考試卷。
2、招生專業少。
3、統招人數較少
4、同等學力考生無額外要求。


添加延安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延安大學考研分數線、延安大學報錄比、延安大學考研群、延安大學學姐微信、延安大學考研真題、延安大學專業目錄、延安大學排名、延安大學保研、延安大學公眾號、延安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延安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延安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