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農業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官網
更新時間:2022-02-11 15:50:34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Add 河南農業大學學姐
為你免費答疑

為你免費答疑

關于《河南農業大學考研》我們搜集了部分河南農業大學考研真題和復試資源,免費贈送;并提供有償的河南農業大學初試/復試/調劑輔導(收費合理,內部資源,效果有保障),如果需要領資源或了解研究生輔導的,請加網頁上的學姐微信。河南農業大學官網來自河南農業大學研究生院網站,及歷年考研分數線數據的匯總(學校網站一般不穩定,或存留的分數線年限較少)。以下即是河南農業大學歷年考研分數線,希望對河南農業大學考研報考有用。
添加河南農業大學去年調劑上岸微信號 河南農業大學考研復試真題.PDF 河南農業大學往年招收調劑的專業 河南農業大學各專業往年調劑錄取分數線 河南農業大學一志愿生源調劑去向
[2022河南農業大學研究生招生目錄]
[河南農業大學專業排名]
[河南農業大學考研群]
[河南農業大學考研難嗎]
河南農業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官網:
河南農業大學經濟與管河南農業大學理學院
河南農業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簡介
經濟與管理學院 歷史可追溯到1928年國立第五中山大學農業經濟系。恢復高考制度后,1981年招收首屆農業經濟管理專業本科生,1983年成立農業經濟系,1990年取得農業經濟管理碩士學位授予權,1993年更名為經貿學院,2005年更名為經濟與管理學院,2006年取得農業經濟管理博士學位授予權,2009年設立農林經濟管理學博士后科研流動站,2017年會計碩士專業學位點(MPAcc)首屆招生,2021年獲批農林經濟管理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目前,經過四十年的積淀,已成為河南農業大學特色鮮明的教學研究型學院。
學院現有教職工97人,其中,正副教授41人,博士學位教師55人;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1人,全國優秀教師1人,省優秀教師1人,省教育廳優秀青年骨干教師2人;省管優秀專家4人,省優秀青年社科專家2人,省社科年度人物2人,省教育廳學術技術帶頭人3人;河南省宣傳文化系統“四個一批”人才工程1人,河南省高校創新人才支持計劃1人;教育部農林經濟管理專業教指委成員1人,省教育廳經濟學專業、工商管理專業教指委成員各1人,多人在國內外學術團體擔任重要職務。
學院現有農林經濟管理一級學科博士學位點、農林經濟管理博士后科研流動站、農林經濟管理一級學科碩士學位點以及會計碩士(MPAcc)和農村發展2個專業學位碩士點。下設農林經濟管理、經濟貿易、工商管理、會計與統計四個系。設有農林經濟管理(國家一流本科專業)、經濟學(河南省一流本科專業)、工商管理(河南省一流本科專業)、國際經濟與貿易、經濟與金融、財務管理、市場營銷7個本科專業;各類在校研究生544人,在校本科生2193人。截至2021年6月,已累計向社會輸送各類專業人才15000余人。
作為河南省農村農業發展戰略研究基地,學院擁有“河南省農村經濟發展軟科學研究基地”(2021年被河南省委宣傳部評為省特色智庫)、 “河南省普通高等學校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農業政策和農村發展研究中心”、“中國農村發展研究院河南分院”、“河南省農村財政科學研究所”、“黃河生態發展綠色研究院”等科研平臺。近年來,主持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基金、農業部軟科學等國家級科研項目40余項;主持省哲社規劃、省科技攻關、省政府決策等省部級項目200余項;獲省部級科研獎勵40余項;學生科技作品連續四年在全國“創青春”大賽中獲國家級獎勵。
學院先后榮獲“河南省‘五·四’紅旗團委”、 “河南省高等學校先進基層黨組織”、“河南省教育系統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
河南農業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聯系方式
電話:0371-56990014 56990026
E-mail:jgxy@henau.edu.cn
地址:河南省鄭州市鄭東新區龍子湖高校園區河南農業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450002)
河南農業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歷史沿革
從1983年農業經濟系誕生到今天,經濟與管理學院已走過了近40年的歷程,伴隨著改革開放的春風逐漸發展壯大,并譜寫了輝煌的歷史。
經濟與管理學院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928年國立第五中山大學農科開設的農業經濟系。該系1930年省立河南大學農學院停辦。
一、農業經濟教研組
1954年河南農學院農學系成立農業經濟教研組;范云遷教授(留日、曾任臺灣大學農經系主任)任組長,胡廷積任副組長。
1956年,周文衛教授(留美)任農業經濟教研組組長,胡廷積任副組長;教師:范廉教授(留美)、范云遷教授(留日)、錢慧英、王學斌、李耀東。
1964年,農業經濟教研組改稱農業經濟教研室,周文衛教授任主任,谷復鈞任副主任;教師:錢慧英、胡廷積、張琛善、彭夢懷、張玉祥。
二、農業經濟本科專業籌備與招生
1979年,恢復農業經濟教研室,并籌備農業經濟學專業;胡廷積副教授任主任,谷復鈞任副主任,教師:李正林、繆璐娜、岑映紅、錢慧英。
1980年經國家教委批準,在農學系設置了農業經濟管理專業。
1981年開始招收農業經濟管理專業首屆本科生。
三、農業經濟系組建與發展
1983年組建農經系,1984年初經省教育廳批準,谷復鈞任副系主任,下設農業經濟教研室、企業管理教研室、會計統計教研室及農村發展經濟研究室和會計統計實驗室。教師:李正林、繆璐娜、岑映紅、錢慧英、張冬平、信愉平、吳一平、馬恒運、孟昭智、任淑榮、姚黎、康鐵軍、劉明正、閻夢慧、蔡書平、陳國強、劉保振、戴強、王曉梅、高進生。
1985年,學校的干部專修科并入農經系。同年,舉辦農業經濟系第一屆運動會。
1987年開始在非農經專業的本科生中招收農業經濟管理第二學位;1998年,經學校批準,在97級非農經專業的本科生中招收首屆農業經濟管理第二學位班。
1990年,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設立農業經濟管理專業碩士點。
1991年,開始招收首屆農業經濟管理專業碩士研究生。
1992年,經省教委批準,開始舉辦實用人才專科班。
五、經濟與管理學院誕生與發展
2005年1月更名為經濟與管理學院。
2005年4月中旬,以我院為主要依托組建的“河南農業大學農業政策和農村發展研究中心”,順利通過了河南省教育廳組織的專家組評審,被授予“河南省普通高等學校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成為我校唯一的省級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
2005年6月招收作物技術經濟專業(自主備案)1名博士研究生。
2005年9月國際經濟與貿易、工商管理本科專業開始招生。2005年《會計學》獲校級精品課程。
2006年1月獲得農業經濟管理學博士授予權、農林經濟管理學碩士授予權一級學科、技術經濟及管理學、企業管理學碩士授予權,實現了河南省高校管理學門類博士點零的突破。4月,與浙江大學“中國農村發展研究院(浙大卡特)”合作成立了“浙江大學‘中國農村發展研究院(浙大卡特)’河南分院”。12月16日上午,河南省財政廳與我校聯合成立的“河南省農業財政科學研究所”在我院正式掛牌成立,為提高學院的教學科研質量及學術研究水平搭建了高層次平臺,進一步拓展了學院事業發展的空間。
2007年5月成功申請農業經濟管理學科省級特聘教授崗;《企業管理學》獲省級精品課程,《市場營銷學》獲校級精品課程;馬恒運當選省級特聘教授;吳一平當選省學術技術帶頭人。6月招收農業經濟管理專業3名博士研究生。主辦了全國“新農村建設中的現代農業發展高層論壇”和“第四屆全國農業經濟政策與實踐研討會”;張冬平、馬恒運教授成功主持兩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各獲20萬元資助。12月農業經濟管理學科獲得教授評審權。學院榮獲“河南省教育系統先進集體”榮譽稱號。
2008年6月農林經濟管理被評為省級特色專業。“企業管理學課程組”被評為2008年校級教學創新團隊。7月農林經濟管理學科被評為省級重點一級學科;順利通過農業推廣碩士點的國家評估。在2008年教育部組織的學校本科教學水平評估中,我院被專家抽取的試卷、畢業論文等教學資料為全校最多,教育質量獲得了專家的高度評價。農業經濟管理學科實驗室列入2008年中央和地方共建項目。
2008年8月主持中國農業企業經營管理教學研究會年會暨學術交流會,被推舉為研究會理事長;2008年與省社科聯籌辦了河南發展高層論壇——糧食增產、農民增收長效機制,應邀做主題發言。1993屆本科生田凱獲2008年“中國五四青年獎章”。2003屆本科生柳波2008年榮獲首屆“中國十佳大學生村官”。2008年9月市場營銷和“農村發展與管理”(村官)專業開始招生。
2009年8月,經國家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部批準,我院獲得“農林經濟管理專業博士后科研流動站”,填補了河南省高校管理學門類博士后科研流動站的空白。10月,主持申報“國家教育部農村發展與管理創業型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建設項目獲得成功,實現了我校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零的突破。
2009年“企業管理學課程組”被評為河南省省級教學創新團隊;吳一平被評為校級教學名師;技術經濟及管理學科被評為校級重點學科。
2010年新增工商管理專業碩士(MBA)和工程管理(項目管理領域)兩個專業碩士學位點。《經濟學》被評為校級精品課程。省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順利通過省教育廳的專家組評估,并得到很高評價:起點高,成果檔次高,國家級項目多。趙翠萍副教授獲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晉洪濤老師獲1項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馬恒運教授獲1項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程傳興教授獲科技廳軟科學重大招標課題1項,趙翠萍副教授獲省社科優秀成果二等獎(著作)。我院學生設計的《景致生態家居開發創業計劃》獲第八屆“挑戰杯”省大學生創業計劃大賽金獎。
2011年《農業技術經濟學》獲省級精品課程。院黨總支榮獲“河南省高等學校先進基層黨組織”榮譽稱號,院團委榮獲“鄭州市先進團委”榮譽稱號。程傳興教授獲1項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
經過全院歷代教職員工和全體師生的共同努力,在社會各界熱誠人士的關心和支持下,學院已經形成了多學科、多層次的辦學格局。現擁有農業經濟管理和作物技術經濟(自主備案)兩個二級博士點;農林經濟管理一級碩士點,農業經濟管理、技術經濟與管理、企業管理三個二級碩士點,以及農村與區域發展專業推廣碩士和農業經濟管理在職碩士兩個學位授予點,工商管理專業碩士(MBA)和工程管理(項目管理領域)兩個專業碩士學位點。現擁有農林經濟管理(1981年)、經濟學(1999年)、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2001年)、國際經濟與貿易(2005年)、工商管理(2005年)、市場營銷(2008年)、農村發展與管理(方向)(2008年)7個本科專業。
2012年,省特聘馬恒運教授被教育部評為“2011年度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實現了河南省“長江學者”零的突破,其作為首席專家的“糧食安全與生物質能源經濟研究團隊獲得了首批河南省高等學校哲學社會科學創新團隊稱號。成功申請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地方聯合基金項目。張冬平教授主持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的研究成果《農業補貼政策效應及作用機理研究》專著和馬恒運教授主持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的研究成果《中國牛奶生產全要素生產率及科技政策研究》專著分獲河南省哲學社會科學一等獎和二等獎。博士生導師程傳興教授主持承擔的2012年度河南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重大項目“現代農業發展與新型農村社區建設研究”已通過省專家組的開題論證。唐華倉教授被評為河南省優秀教師。趙翠萍副教授被評為第六屆河南省優秀青年社科專家。我院第七批省級重點一級學科農林經濟管理學科順利通過驗收,并被直接認定為第八批省級重點一級學科;技術經濟及管理學科獲評為第八批省級重點二級學科。
河南農業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簡介
經濟與管理學院 歷史可追溯到1928年國立第五中山大學農業經濟系。恢復高考制度后,1981年招收首屆農業經濟管理專業本科生,1983年成立農業經濟系,1990年取得農業經濟管理碩士學位授予權,1993年更名為經貿學院,2005年更名為經濟與管理學院,2006年取得農業經濟管理博士學位授予權,2009年設立農林經濟管理學博士后科研流動站,2017年會計碩士專業學位點(MPAcc)首屆招生,2021年獲批農林經濟管理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目前,經過四十年的積淀,已成為河南農業大學特色鮮明的教學研究型學院。
學院現有教職工97人,其中,正副教授41人,博士學位教師55人;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1人,全國優秀教師1人,省優秀教師1人,省教育廳優秀青年骨干教師2人;省管優秀專家4人,省優秀青年社科專家2人,省社科年度人物2人,省教育廳學術技術帶頭人3人;河南省宣傳文化系統“四個一批”人才工程1人,河南省高校創新人才支持計劃1人;教育部農林經濟管理專業教指委成員1人,省教育廳經濟學專業、工商管理專業教指委成員各1人,多人在國內外學術團體擔任重要職務。
學院現有農林經濟管理一級學科博士學位點、農林經濟管理博士后科研流動站、農林經濟管理一級學科碩士學位點以及會計碩士(MPAcc)和農村發展2個專業學位碩士點。下設農林經濟管理、經濟貿易、工商管理、會計與統計四個系。設有農林經濟管理(國家一流本科專業)、經濟學(河南省一流本科專業)、工商管理(河南省一流本科專業)、國際經濟與貿易、經濟與金融、財務管理、市場營銷7個本科專業;各類在校研究生544人,在校本科生2193人。截至2021年6月,已累計向社會輸送各類專業人才15000余人。
作為河南省農村農業發展戰略研究基地,學院擁有“河南省農村經濟發展軟科學研究基地”(2021年被河南省委宣傳部評為省特色智庫)、 “河南省普通高等學校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農業政策和農村發展研究中心”、“中國農村發展研究院河南分院”、“河南省農村財政科學研究所”、“黃河生態發展綠色研究院”等科研平臺。近年來,主持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基金、農業部軟科學等國家級科研項目40余項;主持省哲社規劃、省科技攻關、省政府決策等省部級項目200余項;獲省部級科研獎勵40余項;學生科技作品連續四年在全國“創青春”大賽中獲國家級獎勵。
學院先后榮獲“河南省‘五·四’紅旗團委”、 “河南省高等學校先進基層黨組織”、“河南省教育系統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
河南農業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聯系方式
電話:0371-56990014 56990026
E-mail:jgxy@henau.edu.cn
地址:河南省鄭州市鄭東新區龍子湖高校園區河南農業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450002)
河南農業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歷史沿革
從1983年農業經濟系誕生到今天,經濟與管理學院已走過了近40年的歷程,伴隨著改革開放的春風逐漸發展壯大,并譜寫了輝煌的歷史。
經濟與管理學院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928年國立第五中山大學農科開設的農業經濟系。該系1930年省立河南大學農學院停辦。
一、農業經濟教研組
1954年河南農學院農學系成立農業經濟教研組;范云遷教授(留日、曾任臺灣大學農經系主任)任組長,胡廷積任副組長。
1956年,周文衛教授(留美)任農業經濟教研組組長,胡廷積任副組長;教師:范廉教授(留美)、范云遷教授(留日)、錢慧英、王學斌、李耀東。
1964年,農業經濟教研組改稱農業經濟教研室,周文衛教授任主任,谷復鈞任副主任;教師:錢慧英、胡廷積、張琛善、彭夢懷、張玉祥。
二、農業經濟本科專業籌備與招生
1979年,恢復農業經濟教研室,并籌備農業經濟學專業;胡廷積副教授任主任,谷復鈞任副主任,教師:李正林、繆璐娜、岑映紅、錢慧英。
1980年經國家教委批準,在農學系設置了農業經濟管理專業。
1981年開始招收農業經濟管理專業首屆本科生。
三、農業經濟系組建與發展
1983年組建農經系,1984年初經省教育廳批準,谷復鈞任副系主任,下設農業經濟教研室、企業管理教研室、會計統計教研室及農村發展經濟研究室和會計統計實驗室。教師:李正林、繆璐娜、岑映紅、錢慧英、張冬平、信愉平、吳一平、馬恒運、孟昭智、任淑榮、姚黎、康鐵軍、劉明正、閻夢慧、蔡書平、陳國強、劉保振、戴強、王曉梅、高進生。
1985年,學校的干部專修科并入農經系。同年,舉辦農業經濟系第一屆運動會。
1987年開始在非農經專業的本科生中招收農業經濟管理第二學位;1998年,經學校批準,在97級非農經專業的本科生中招收首屆農業經濟管理第二學位班。
1990年,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設立農業經濟管理專業碩士點。
1991年,開始招收首屆農業經濟管理專業碩士研究生。
1992年,經省教委批準,開始舉辦實用人才專科班。
五、經濟與管理學院誕生與發展
2005年1月更名為經濟與管理學院。
2005年4月中旬,以我院為主要依托組建的“河南農業大學農業政策和農村發展研究中心”,順利通過了河南省教育廳組織的專家組評審,被授予“河南省普通高等學校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成為我校唯一的省級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
2005年6月招收作物技術經濟專業(自主備案)1名博士研究生。
2005年9月國際經濟與貿易、工商管理本科專業開始招生。2005年《會計學》獲校級精品課程。
2006年1月獲得農業經濟管理學博士授予權、農林經濟管理學碩士授予權一級學科、技術經濟及管理學、企業管理學碩士授予權,實現了河南省高校管理學門類博士點零的突破。4月,與浙江大學“中國農村發展研究院(浙大卡特)”合作成立了“浙江大學‘中國農村發展研究院(浙大卡特)’河南分院”。12月16日上午,河南省財政廳與我校聯合成立的“河南省農業財政科學研究所”在我院正式掛牌成立,為提高學院的教學科研質量及學術研究水平搭建了高層次平臺,進一步拓展了學院事業發展的空間。
2007年5月成功申請農業經濟管理學科省級特聘教授崗;《企業管理學》獲省級精品課程,《市場營銷學》獲校級精品課程;馬恒運當選省級特聘教授;吳一平當選省學術技術帶頭人。6月招收農業經濟管理專業3名博士研究生。主辦了全國“新農村建設中的現代農業發展高層論壇”和“第四屆全國農業經濟政策與實踐研討會”;張冬平、馬恒運教授成功主持兩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各獲20萬元資助。12月農業經濟管理學科獲得教授評審權。學院榮獲“河南省教育系統先進集體”榮譽稱號。
2008年6月農林經濟管理被評為省級特色專業。“企業管理學課程組”被評為2008年校級教學創新團隊。7月農林經濟管理學科被評為省級重點一級學科;順利通過農業推廣碩士點的國家評估。在2008年教育部組織的學校本科教學水平評估中,我院被專家抽取的試卷、畢業論文等教學資料為全校最多,教育質量獲得了專家的高度評價。農業經濟管理學科實驗室列入2008年中央和地方共建項目。
2008年8月主持中國農業企業經營管理教學研究會年會暨學術交流會,被推舉為研究會理事長;2008年與省社科聯籌辦了河南發展高層論壇——糧食增產、農民增收長效機制,應邀做主題發言。1993屆本科生田凱獲2008年“中國五四青年獎章”。2003屆本科生柳波2008年榮獲首屆“中國十佳大學生村官”。2008年9月市場營銷和“農村發展與管理”(村官)專業開始招生。
2009年8月,經國家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部批準,我院獲得“農林經濟管理專業博士后科研流動站”,填補了河南省高校管理學門類博士后科研流動站的空白。10月,主持申報“國家教育部農村發展與管理創業型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建設項目獲得成功,實現了我校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零的突破。
2009年“企業管理學課程組”被評為河南省省級教學創新團隊;吳一平被評為校級教學名師;技術經濟及管理學科被評為校級重點學科。
2010年新增工商管理專業碩士(MBA)和工程管理(項目管理領域)兩個專業碩士學位點。《經濟學》被評為校級精品課程。省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順利通過省教育廳的專家組評估,并得到很高評價:起點高,成果檔次高,國家級項目多。趙翠萍副教授獲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晉洪濤老師獲1項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馬恒運教授獲1項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程傳興教授獲科技廳軟科學重大招標課題1項,趙翠萍副教授獲省社科優秀成果二等獎(著作)。我院學生設計的《景致生態家居開發創業計劃》獲第八屆“挑戰杯”省大學生創業計劃大賽金獎。
2011年《農業技術經濟學》獲省級精品課程。院黨總支榮獲“河南省高等學校先進基層黨組織”榮譽稱號,院團委榮獲“鄭州市先進團委”榮譽稱號。程傳興教授獲1項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
經過全院歷代教職員工和全體師生的共同努力,在社會各界熱誠人士的關心和支持下,學院已經形成了多學科、多層次的辦學格局。現擁有農業經濟管理和作物技術經濟(自主備案)兩個二級博士點;農林經濟管理一級碩士點,農業經濟管理、技術經濟與管理、企業管理三個二級碩士點,以及農村與區域發展專業推廣碩士和農業經濟管理在職碩士兩個學位授予點,工商管理專業碩士(MBA)和工程管理(項目管理領域)兩個專業碩士學位點。現擁有農林經濟管理(1981年)、經濟學(1999年)、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2001年)、國際經濟與貿易(2005年)、工商管理(2005年)、市場營銷(2008年)、農村發展與管理(方向)(2008年)7個本科專業。
2012年,省特聘馬恒運教授被教育部評為“2011年度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實現了河南省“長江學者”零的突破,其作為首席專家的“糧食安全與生物質能源經濟研究團隊獲得了首批河南省高等學校哲學社會科學創新團隊稱號。成功申請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地方聯合基金項目。張冬平教授主持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的研究成果《農業補貼政策效應及作用機理研究》專著和馬恒運教授主持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的研究成果《中國牛奶生產全要素生產率及科技政策研究》專著分獲河南省哲學社會科學一等獎和二等獎。博士生導師程傳興教授主持承擔的2012年度河南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重大項目“現代農業發展與新型農村社區建設研究”已通過省專家組的開題論證。唐華倉教授被評為河南省優秀教師。趙翠萍副教授被評為第六屆河南省優秀青年社科專家。我院第七批省級重點一級學科農林經濟管理學科順利通過驗收,并被直接認定為第八批省級重點一級學科;技術經濟及管理學科獲評為第八批省級重點二級學科。
添加河南農業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河南農業大學考研分數線、河南農業大學報錄比、河南農業大學考研群、河南農業大學學姐微信、河南農業大學考研真題、河南農業大學專業目錄、河南農業大學排名、河南農業大學保研、河南農業大學公眾號、河南農業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河南農業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