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北科技學院安全工程學院地質工程簡介

發布時間:2020-04-26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華北科技學院安全工程學院地質工程簡介

華北科技學院安全工程學院地質工程簡介內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華北科技學院安全工程學院地質工程簡介 正文

地質工程專業簡介
1.發展歷程
 
2008年學校增設了地質工程專業,開始面向全國招生,且2009年被河北省列為本科教育創新高地及品牌特色專業,2012年3月被河北省教育廳正式批準擁有學士學位授予權,地質工程學科于2012年被批準為河北省重點發展學科。經過近幾年多的建設,在教育質量、科學研究、學科建設、實驗室建設、人才培養等方面,居于河北省同類學校的前列。
 
2.專業簡介
 
本專業培養具備扎實的數學、物理學、力學、外語和計算機知識,具有系統的地質學基本理論與基本知識,掌握資源勘探及開發、水文地質與工程地質的基本理論與基本方法。主要課程:普通地質學、工程測量、礦物巖石學、構造地質學、古生物地層學、水文地質學、礦產地質勘查與評價、工程地質學、巖土力學、巖土工程勘察、地球物理勘探等。授工學學士學位。(本科四年)
 
3.專業特色
 
地質工程以煤礦安全地質保障為發展方向,彰顯礦井水害防治及物探特色,形成了以院士為首、國內知名專家及中青年骨干為成員的科研教學團隊。發展方向:水工環方向、地質災害方向。學科團隊利用物探監測技術,在地質災害的預測與預報有一定的優勢。礦井水致災機理及預警保障系統創新團隊是教育部發展計劃培育團隊,煤礦水害防治機理及技術攻關是校級科研創新團隊。
 
設立資源勘探及開發、水文地質及工程地質二個專業方向,以培養應用型高素質人才為定位,貫徹“卓越計劃”教育理念,注重學生綜合素質培養,滿足學生的自主發展和選擇就業需求。
 
4.辦學條件
 
4.1師資隊伍
 
截止2016年底,地質工程學科現有專職教師10人,兼職教師8人,院士2人(外聘),教授6人、副教授5人、講師7人,14人具有博士學位,6人具有碩士學位。高級職稱比例占55%,博士學位比例占70%。從年齡結構看,老中青結構較為合理,其中55歲以上2人,45~55歲4人,35~45歲5人,35歲以下9人。其中,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1人,國家百千萬人才國家級人選1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3人,中國煤炭工業優秀創新人才1人,河北省骨干教師1人,學院拔尖人才2人。另外,5人獲校優秀教師稱號,3人獲校優秀共產黨員稱號,校教師授課技能大賽二等獎1人、三等獎2人。形成了一支以院士為帶頭人,中、青年博士群體為骨干力量,老、中、青相結合的學術團隊,整個梯隊年齡與知識結構較為合理,能適應教學、重大科研項目的競爭。
 
4.2實驗條件
 
地質工程實驗室設施完善、實驗課程豐富:下設礦物巖石標本室、偏光顯微鏡室、水文地質模型室、水文地質分析室和礦井水害探查室,相似模擬研究室、在建的虛擬仿真實驗室7個功能分室,擁有大量貴重精密教學實驗儀器,依托目省部級重點實驗室2個,安全檢測檢驗中心1個,院士工作站1個。
 
(1)河北省礦井災害防治重點實驗室
 
(2)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煤礦瓦斯水害基礎研究重點實驗室
 
(3)安全檢測檢驗中心
 
(4)院士工作站
 
4.3實習基地
 
地質工程專業現有各類校外實習基地10余個,簽約的實習基地4個,主要實習為地質認識實習——北京門頭溝區周口店實習基地或天津薊州區府君山實習基地,地質填圖實習——秦皇島柳江盆地實習基地,生產實習——開灤(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河北中色華冠巖土工程有限公司等單位,畢業實習——國土資源實物地質資料中心、就業單位等。與各實習單位建立了良好的協作關系,形成了穩定的校外實習和科研基地。
 
 
 
5.就業情況
 
畢業生可在國土資源、地礦、石油、建工、交通、水電等部門及其科研機構或大專院校,從事資源勘查與評價、礦山地質保障、水資源開發與利用、工程勘察、地質災害和環境評價等方面的生產、管理、科研與教學工作。
 
近三年地質工程專業畢業生就業率平均為90%以上,研究生錄取率30%以上,很多被包括中國地質大學(北京)、中國礦業大學(北京)、中國石油大學(北京)、中科院、南京大學、中山大學等211、985院校錄取
 
 
6.科研平臺建設
 
“十二五”期間地質工程學科圍繞著煤礦地質安全保障、能源地質兩個研究方向,立足基礎理論研究,注重關鍵技術轉化,五年來開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共承擔科研項目62項,其中國家級縱向22項;省部級縱向3項,重大橫向課題37項,科研經費總計2584.55萬元。
 
科研成果:22項,轉化:22項,直接經濟效益:2600萬元;科研成果獲獎22項;地質工程學科多項科技成果通過省科技廳、煤炭工業協會等部門鑒定,達到國際領先和國際先進水平,其中獲得國家科技技術二等獎1項,省部級科技技術一等獎1項,二等獎8項,三等獎9項。獲得發明專利4項。
 
出版專著:16本;國內公開刊物發表論文:110篇;國外公開刊物發表論文:11篇;其中,被三大索引收錄的論文:25篇。
 
2011-2015年學科在國內外核心期刊上發表論文110,其中三大檢索25篇。學科作為主要完成人出版教材專著16部,代表性的專著有尹尚先教授編著的《煤田隱伏陷落柱探查與綜合治理技術》、《煤礦水情監測預警保障系統》,李小明副教授編著的《大別山北麓楊山煤系高煤級煤的變形煤質作用研究》,李永軍副教授編著的《華北石炭二疊紀煤田巖溶水水害防治理論與方法研究》等。
 
7.學生培養
 
(1)研究生培養
 
在碩士研究生培養方面,根據我校的特色,安排研究生進入礦井一線進行實習,并結合科研課題,提高研究生科研水平,培養研究生獨立解決生產和科研中遇到問題的能力,十二期間,培養碩士研究生30名,畢業6名,指導研究生發表學術論文多篇,EI收錄8篇。
 
(2)本科生培養
 
在本科生學生培養方面,一直秉承吸納高年級學生參加老師科研及畢業(設計)論文真題真做的培養模式,“十二五”期間,20多名學生參加了大學生創新等活動,2015“挑戰杯”河北省大學生創業計劃大賽中,有丁濤、陳自然、鄔光海、謝財、魏宇飛、林雨涵等學生完成的作品“礦井快速自建移動水閘墻實驗研究”獲得河北省特等獎。和合作單位國土資源地質資料實物中心合作,每年參加實踐的學生都10名以上,并與2014年,第三屆全國大學生地質技能競賽,我校選派地質工程專業2011級三名學生黃建、馮丹、李林貴首次參加此項賽事,獲得了野外地質技能二等獎和標本鑒定競賽三等獎。地質利用實驗室資源,自己組織地質技能大賽和開放性實驗等提高學生實踐能力。地質專業學生多人獲得國家級、校級獎學金,計算機一級通過率基本為100%,四級通過率為60%以上,研究生錄取率30%以上,一次就業率達85%以上。
 
本科生人才培養體系建設成果方面,2014年《地質工程專業秦皇島野外實習教學平臺建設》被評為河北省教育廳、河北省高等教育學會第十四屆高等教育科學研究成果三等獎,《地球科學概論》課程被列為校級優秀課程,《礦山地質》課程被列為校級精品課程,形成了以連會青教授為核心的“礦山地質”教學團隊和以尹尚先教授為核心的“水文地質”教學團隊。
 
堅持工科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教育定位,從創新意識和動手能力培養入手,組織學生進實驗室、進教師課題組、進社會實踐大課堂。“十二五”期間,參與教師科研的學生人數達100多人次,獲省部級學習競賽獎5項。其中1項獲“挑戰杯”特等獎,是全校理工科唯一獲得者。
 
8.學生創新
 
在校大學生的科技競賽取得可喜成績,近五年,由地質教師指導的專業本科學生完成并獲省級以上獎勵的科技創新項目10余項,其中獲省部級以上獎5項。

華北科技學院

添加華北科技學院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華北科技學院考研分數線、華北科技學院報錄比、華北科技學院考研群、華北科技學院學姐微信、華北科技學院考研真題、華北科技學院專業目錄、華北科技學院排名、華北科技學院保研、華北科技學院公眾號、華北科技學院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華北科技學院考研信息或資源

華北科技學院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

本文來源:http://www.sacvlig.cn/huabeikjxy/yjsy_260173.html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