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大學關于做好招收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工作的通知

湘潭大學關于做好招收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工作的通知內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微信,為你答疑,送資源

湘潭大學關于做好招收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工作的通知 正文
關于做好 2010 年招收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工作的通知教學〔 2009 〕 12 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廳(教委)、高等學校招生委員會,有關省(市)科委(科技干部局),有關部門(單位)教育司(局),解放軍總政治部干部部,各研究生招生單位:
2010 年研究生招生工作要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著力推進研究生教育結構調整和優化,積極發展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堅持科學選拔,不斷改進和完善研究生選拔的模式和辦法;進一步加強管理,精心營造公平、安全的招生考試環境,推動研究生教育健康發展。現就做好 2010 年研究生招生工作的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高度重視做好專業學位研究生招生工作
1 .提高對專業學位研究生招生工作的認識。發展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對高層次應用型專門人才的迫切需要,也是研究生教育科學發展和自我完善的內在需求,同時也是增強研究生適應社會需求能力的需要。各高等學校和各級主管部門 要進一步提高對發展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重要性和緊迫性的認識,把做好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招生工作作為增強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調整優化研究生教育結構,推進研究生培養機制和培養模式改革重大舉措抓好、抓實。
2 . 調整優化研究生教育結構, 擴大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招生范圍。要 積極穩妥地推動我國碩士研究生教育從以培養學術型人才為主,向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主的戰略性轉變。 2010 年凡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設立的專業學位類別和領域均可安排招生;分別確定招生單位招收學術型和專業學位研究生的規模;新增招生計劃主要用于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招生;各具有專業學位授權的招生單位應以 2009 年為基數按 5%-10% 減少學術型招生人數,調減出的部分全部用于增加專業學位研究生招生。
3 .建立完善專業學位研究生招生考試制度。從 2010 年起實行推薦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攻讀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制度,逐步增加專業學位推免生的數量和比例。各高等學校在推免生工作中要采取積極政策措施,鼓勵、引導優秀生源攻讀專業學位研究生,提高專業學位研究生錄取質量。按照“著眼長遠、整體設計、分步推進、分類實施”的原則, 2010 年整體上采取“分列招生計劃、分類報名考試、分別確定錄取標準”的招生考試模式,各招生單位應按照“科目對應、分值相等、內容區別”的要求設置專業學位研究生招生考試科目,根據培養要求和生源特點確定考試內容,突出對考生運用基礎知識和基本理論分析問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考查。
4 .完善專業學位研究生招生配套政策。要加速建立完善符合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特點獎勵、資助制度。各研究生招生單位對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在校管理、學生權益、就業服務等政策措施上要與學術型研究生同等對待。
二、繼續深化研究生招生制度改革,不斷創新研究生選拔體制機制
1 .繼續推進初試、復試和推免生三項改革。要按照“提高質量,優化結構,突出創新,理順體制”的總體目標,進一步調整、優化初試科目和內容設置,提高初試選拔的有效性;進一步改進復試的方式方法,強化現代教育測量理論和手段在復試中的應用,發揮復試對考生專業能力和能力傾向、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以及綜合素質等方面的重要作用;逐步建立和完善優秀創新人才選拔與培養質量、學科水平、專業特色、推免生名額確定等因素相關聯的推免工作激勵機制以及校際交流保障機制。
2 .進一步規范行政管理部門和基層學術組織在研究生招生選拔中的責任。要不斷改進和完善招生考試規章制度,做到程序嚴謹、規范、有序,確保選拔公正。要依靠學術組織,根據培養目標和要求,確定相應的選拔學術標準,準確把握學科考核內容,著力提高命題質量,不斷提高研究生選拔的科學性和有效性。要加強對研究生招生過程的監督和制度約束,注重加強對高校教師的教育與管理,保證研招工作中學術權力的正確使用。
三、加強考試環境綜合整治,精心營造公平、安全考試環境
1 .把考試安全作為研招考試的第一要務。各級招生考試管理機構和招生單位要進一步強化領導和管理,健全規章制度,按照現行法規體系制定考試環境綜合整治的操作性方案和具體措施;根據當前考試作弊形式和特點,嚴格按照國家教育考試安全標準和操作規范,加強反作弊設施建設,提高防范和打擊舞弊的能力,不斷提升研招考試的安全保障水平,確保研招考試的安全。
2 .做好考前宣傳和教育工作,引導考生誠信考試。充分利用思想政治教育、輿論宣傳教育和警示性教育等方法手段加大對考生誠信考試教育的力度,教育考生增強誠信考試觀念和意識,樹立正確的誠信考試態度,引導考生以實際行動信守承諾,誠信應考。
3 .加強對考試過程中作弊行為的綜合防范和打擊。各級招生考試管理機構要進一步發揮部門聯席會議機制的作用,加強同公安、通信保障、無委會、保密等部門的協調配合,共同研究制定打擊考試舞弊行為的工作方案,在考試期間采取更強有力的措施和手段,有效遏制通訊工具作弊,形成防范和打擊合力。及時封堵有害信息,嚴厲打擊團伙舞弊,凈化考試環境。加強考試組織管理,注重發揮監考人員的積極性,切實負起維護考風考紀的職責,確保研招考試有序進行。
四、加強隊伍管理和建設,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研究生招生
1 .著力加強研招戰線隊伍建設。各級研招管理部門和招生單位要把研招隊伍組織建設、思想建設和專業能力建設作為當前一項重要的任務加以落實。要按照工作需要建立健全研究生招生專門機構,并配備足夠的得力干部負責招生工作。進一步加強研招戰線管理人員、監考人員、命題人員、復試人員、錄取人員等隊伍的培訓工作,牢固樹立政治意識、責任意識、法律意識和服務意識,提高履行研招管理崗位職責的能力和水平。認真總結經驗,不斷創新管理和培訓的內容及方式方法。加大對研招系統工作人員的指導、檢查、監督和考核,業務上不合格人員不能上崗。加強隊伍自律、嚴肅工作紀律,樹立招生系統良好形象。
2 .完善制度,促進研究生招生工作的公平公正。把公平公正作為研究生招生制度安排和制度創新的重要依據和基本準則,逐步建立和完善以規則公平、機會均等、程序公正、結果公開為主要內容的研招公平保障體系;在具體操作上要把公平公正理念和意識貫穿于研究生招生工作的各個環節和方面;要進一步加大研招工作透明度,有關招生政策、招生計劃、錄取規則、考試成績、錄取結果等重要信息要公開、公示。
3 .堅持以人為本,努力做好為考生服務的工作。要高度重視維護考生的權益,切實解決考生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結合研招工作實際,逐步建立有效的考生訴求表達機制和權益保障機制;重視處理考生的申訴和投訴工作,及時處理考生反映的問題,嚴肅追究違規責任,對損害考生權益的行為要嚴肅查處;要改進服務方式,改善服務質量,提高考生和社會對研招的滿意度。要加強宣傳引導,及時為考生提供人性化信息服務。要充分利用研究生招生管理服務信息系統,提高對考生網絡咨詢、網上報名、網上調劑等方面的服務水平。要主動為考生創造公平、和諧、良好的考務環境和氛圍。
附件: 2010 年招收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管理規定
教 育 部
二〇〇九年九月二十一日
附件:
2010 年招收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管理規定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加強招收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以下簡稱碩士生)工作的管理,保證碩士生的入學質量和招生工作的順利進行,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 高等學校和科學研究機構(以下簡稱招生單位)招收碩士生,是為了培養熱愛祖國,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擁護社會主義制度,遵紀守法,品德良好,為社會主義建設服務,掌握本學科堅實的基礎理論和系統的專業知識,具有創新精神和從事科學研究、教學、管理等工作能力的高層次學術型專門人才以及具有較強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能夠承擔專業技術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職業素養的高層次應用型專門人才。
第三條 招收碩士生應堅持按需招生、德智體全面衡量、擇優錄取和寧缺毋濫的原則。
第四條 招生單位及其招生學科(類別)、專業(領域)必須經教育部及其授權單位批準。
第五條 招生對象主要為國家承認學歷的應屆本科畢業生、本科畢業的人員,以及具有與本科畢業生同等學力的人員等。
第六條 招生單位培養碩士生的經費來源分為中央(地方)財政撥款、用人單位委托培養經費和自籌經費等。
第七條 碩士生入學考試分初試和復試兩個階段進行。初試和復試都是研究生入學考試的重要組成部分。
初試分為全國統一考試、聯合考試、單獨考試以及推薦免試。
全國統一考試中部分考試科目由教育部統一組織命題。
聯合考試是教育部批準的特定學科(類別)、專業(領域)的部分考試科目由全國統一(或聯合)命題的考試。
單獨考試是經教育部批準的部分招生單位,為符合特定報名條件的在職人員單獨組織命題而進行的考試。
推薦免試是部分高等學校按教育部規定推薦本校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確認其免初試資格,由招生單位進行復試的選拔方式。
復試是對考生的專業能力和專業能力傾向、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以及綜合素質等方面的考查。
第八條 全國統一命制的試題、答案及評分參考在啟封并使用完畢前屬國家絕密級材料;各招生單位聯合命制和自行命制的試題、答案及評分參考在啟封并使用完畢前屬機密級材料。考生答卷(含答題卡,下同)在成績公布前屬秘密級材料。
第九條 碩士生按其學習方式分為全日制碩士生和非全日制碩士生兩種。
第二章 管理機構及其職責
第十條 教育部歸口管理全國碩士生招生工作。其職責是:
(一)研究制定招生工作的方針、政策、規定和辦法,部署全國的招生工作,發布年度招生簡章,組織實施并監督檢查執行情況。
(二)會同國家有關部門制訂并下達年度招生計劃。
(三)確定碩士生招生全國統一入學考試科目,審定統考科目考試大綱。
(四)組織碩士生全國統一入學考試和全國統考科目的命題工作,授權有關機構組織專業學位等聯考命題工作。
(五)公布組織單獨考試招收碩士生的招生單位名單及其年度單考招生限額。
(六)制訂推免生工作管理辦法,組織專家委員會評審確定開展推免生工作的高等學校名單,公布年度推免生限額。
(七)組織招生管理人員的培訓工作,開展招生宣傳和研究工作。
(八)調查處理或授權有關部門和單位調查處理招生工作中發生的重大問題。
第十一條 省(區、市)高等學校招生委員會負責本地區碩士生招生管理工作。其主要職責是:
(一)執行教育部關于招生工作的方針、政策、規定和辦法,結合本地區的實際情況制訂必要的補充規定,報教育部備案并組織實施。
(二)建立健全研究生招生機構,配備專職人員,加強隊伍建設。
根據新形勢和日益增加的工作任務要求,合理設置研究生招生處(科)等常設機構,合理確定研究生招生工作人員的編制,配備必要的專職研究生招生工作人員;做好本地區招生工作人員培訓工作。
(三)組織本省(區、市)招生單位編制招生專業目錄。
(四)設置報考點和評卷點,組織報名、考試、評卷等工作,根據教育部要求按時、準確、規范上報有關信息數據。
(五)組織并做好試題印制及保密、保管工作。
(六)協調并監督檢查招生單位和報考點的招生考試工作,根據職責分工受理考生信訪,調查處理招生工作中發生的問題。發現重大問題應立即向所在地省級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報告。
(七)依法維護考生和招生工作人員的合法權益。做好考生的信息安全保密工作。
(八)組織開展招生宣傳、咨詢和研究工作。
第十二條 招生單位的行政主管部門的主要職責:
根據國家的有關規定和國家下達的招生規模,擬定本部門所屬各招生單位的招生計劃,根據教育部的有關規定調查處理本部門所屬招生單位招生工作中發生的問題。
第十三條 招生單位負責組織實施本單位的招生工作。其主要職責是:
(一)執行教育部關于招生工作的方針、政策、規定和辦法以及上級主管部門和所在省(區、市)高等學校招生委員會的補充規定;結合本單位的實際情況,制訂必要的實施細則。
(二)設置研究生招生機構,合理確定必要的編制,配備一定數量的專職人員負責招生工作,并組織招生人員開展培訓。
(三)根據國家核定的招生規模和社會需求,制訂本單位的分學科(類別)、專業(領域)的招生方案。
(四)遴選指導教師,制訂指導教師管理辦法。
(五)編制招生專業目錄,并按要求上傳并公布。
(六)開展招生宣傳、咨詢和研究工作。
(七)審核考生的報考資格。
(八)參照教育部、衛生部等部門的體檢工作指導意見,結合本單位情況,制訂體檢要求。
(九)組織命題、評卷、復試、體檢、思想政治素質與道德品質考核和錄取等工作,并做好相應的安全保密工作。
(十)對入學新生的思想政治、業務和身體健康狀況進行復查。
(十一)依法維護考生和招生工作人員的合法權益。做好考生的信息安全保密工作。
(十二)接受考生的申訴,負責作必要的解釋,處理招生中的遺留問題。
第三章 招生計劃
第十四條 國家根據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確定年度招生計劃,分學術型和專業學位兩種類型,招生單位根據國家核定的招生規模、社會需求和辦學條件,確定各學科(類別)、各專業(領域)的招生人數。
第十五條 由中央或地方財政撥款培養的碩士生,分定向和非定向兩種。定向生按定向合同就業;非定向生可按所在學校推薦,通過本人與用人單位雙向選擇的辦法就業。
第十六條 委托培養碩士生的培養經費由用人單位提供,畢業后按委托培養合同就業。
第十七條 自籌經費碩士生的培養經費由招生單位在培養條件、指導力量具備的前提下,用指導教師的科研經費,或向社會多種渠道籌措解決。學生畢業后按自籌經費培養合同就業,合同中沒有規定就業去向的,通過“雙向選擇”辦法就業。
第四章 報 名
第十八條 報名參加學術型研究生招生全國統一考試的人員,須符合下列條件:
(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
(二)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愿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品德良好,遵紀守法。
(三)考生的學歷必須符合下列條件之一:
1. 國家承認學歷的應屆本科畢業生;
2. 具有國家承認的大學本科畢業學歷的人員;
3. 獲得國家承認的高職高專畢業學歷后,經 2 年或 2 年以上(從高職高專畢業到 2010 年 9 月 1 日,下同),達到與大學本科畢業生同等學力,且符合招生單位根據本單位的培養目標對考生提出的具體業務要求的人員;
4. 國家承認學歷的本科結業生和成人高校應屆本科畢業生,按本科畢業生同等學力身份報考;
5. 已獲碩士、博士學位的人員。
自考生和網絡教育學生須在報名現場確認截止日期前取得 國家承認的大學 本科畢業證書方可報考。在校研究生報考須在報名前征得所在培養單位同意。
(四)年齡一般不超過 40 周歲( 1970 年 8 月 31 日以后出生者),報考委托培養和自籌經費的考生年齡不限。
(五)身體健康狀況符合國家和招生單位規定的體檢要求。
第十九條 專業學位研究生全國統一考試的報考條件按下列規定執行。
(一)報名參加法律碩士(非法學)專業學位研究生入學的全國聯考(簡稱“法律碩士 [ 非法學 ] 聯考”)的人員,須符合下列條件:
1. 符合第十八條中的各項要求。
2. 在高校學習的專業為非法學專業的(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法學門類中的法學類專業 [ 代碼為 0301] 畢業生不得報考)。
(二)報名參加法律碩士(法學)專業學位研究生入學的全國聯考(簡稱“法律碩士 [ 法學 ] 聯考”)的人員,須符合下列條件:
1. 符合第十八條中的各項要求。
2. 在高校學習的專業為法學專業的(僅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法學門類中的法學類專業 [ 代碼為 0301] 畢業生方可報考)。
(三)報名參加工商管理碩士、公共管理碩士、工程碩士中的項目管理、教育碩士中的教育管理、體育碩士中的競賽組織專業學位研究生招生考試的人員,須符合下列條件:
1. 符合第十八條中第(一)、(二)、(四)、(五)各項的要求。
2. 大學本科畢業后有 3 年或 3 年以上工作經驗的人員;獲得國家承認的高職高專畢業學歷后,有 5 年或 5 年以上工作經驗,達到與大學本科畢業生同等學力的人員;已獲碩士學位或博士學位并有 2 年或 2 年以上工作經驗的人員。
(四)報名參加除法律碩士(非法學)、法律碩士(法學)、工商管理碩士、公共管理碩士、工程碩士中的項目管理、教育碩士中的教育管理、體育碩士中的競賽組織外的其它專業學位研究生招生考試的人員,須符合第十八條中的各項要求。
第二十條 報名參加單獨考試的人員,須符合下列條件:
(一)符合第十八條中第(一)、(二)、(四)、(五)各項的要求。
(二)取得國家承認的大學本科學歷后連續工作4年或4年以上,業務優秀,已經發表過研究論文(技術報告)或者已經成為業務骨干,經考生所在單位同意和兩名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稱的專家推薦,為本單位定向培養或委托培養的在職人員;獲碩士學位或博士學位后工作 2 年或 2 年以上,業務優秀,經考生所在單位同意和兩名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的專家推薦,為本單位委托培養的在職人員。
工商管理碩士、公共管理碩士、法律碩士(非法學)、法律碩士(法學)不設置單獨考試。
第二十一條 推免生須是經畢業學校(具有開展推免生工作資格)選拔并確認資格,在統考報名前通過其報考單位復試并被錄取的普通高校應屆本科畢業生。 除工商管理碩士、公共管理碩士、工程碩士中的項目管理、教育碩士中的教育管理、體育碩士中的競賽組織外,其他各學科(類別)、專業(領域)均可接收推免生。
第二十二條 已獲碩士或博士學位的人員只準報考委托培養或自籌經費碩士生。
第二十三條 報名包括網上報名和現場確認兩個階段,具體辦法由教育部和各 省級教育招生考試管理機構 公布。
考生須按規定繳納報考費。
第二十四條 報考點由各 省級教育招生考試管理機構 確定并公布。報考點接受考生咨詢,辦理報名手續,安排考場,組織考試。
第二十五條 招生單位根據考生報考信息和教育部的規定,發放準考證。
第二十六條 考生報名時須簽署《考生誠信考試承諾書》。
第五章 初 試
第二十七條 全國招收碩士生入學考試的初試日期由教育部公布。
第二十八條 學術型研究生招生初試一般為四個單元。即思想政治理論、外國語、基礎課和專業基礎課,滿分分別為 100 分、 100 分、 150 分、 150 分。
教育學、歷史學、醫學門類設置三個單元考試科目,即思想政治理論、外國語、基礎課,滿分分別為 100 分、 100 分、 300 分。
第二十九條 專業學位研究生招生初試科目一般為思想政治理論、外國語、基礎課和專業基礎課四個單元,滿分分別為 100 分、 100 分、 150 分、 150 分(會計碩士各考試科目滿分分別為 100 分、 100 分、 200 分、 100 分)。
臨床醫學碩士、口腔醫學碩士、公共衛生碩士、體育碩士初試科目設思想政治理論、外國語、基礎課三個單元,滿分分別為 100 分、 100 分、 300 分。
工商管理碩士、公共管理碩士初試科目設外國語、管理類聯考綜合能力兩個單元,滿分分別為 100 分, 200 分。
從 2010 年起外國語科目增加一套統考英語試題(即英語二)供部分專業學位研究生招生時選用,原統考英語試題名稱相應改為英語一。
第三十條 碩士研究生招生全國統考科目為思想政治理論、英語一、英語二、俄語、日語、數學一、數學二、數學三、 教育學專業基礎綜合、心理學專業基礎綜合、歷史學基礎、西醫綜合、中醫綜合。
全國聯考科目為數學(農)、化學(農)、植物生理學與生物化學、動物生理學與生物化學、計算機學科專業基礎綜合、管理類聯考綜合能力、法碩聯考專業基礎(非法學)、法碩聯考綜合(非法學)、法碩聯考專業基礎(法學)、法碩聯考綜合(法學)。
全國統考和聯考科目的命題工作由教育部考試中心統一組織;統考科目考試大綱由教育部考試中心統一編制,聯考科目考試大綱由教育部考試中心或教育部指定相關機構組織編制。
第三十一條 招生單位必須按教育部的有關規定確定考試科目及使用統一命制的試題。
第三十二條 初試每科考試時間一般為 3 小時,建筑設計等特殊科目考試時間最長不超過 6 小時。初試方式均為筆試。
第三十三條 單獨考試初試科目設置與相應學科專業統考生的考試科目相同 , 單獨考試的各考試科目可由招生單位命題,也可以選用統考試題。
第三十四條 各考試科目均應根據考試大綱(考試指導意見)或大學本科的教學大綱以及對碩士生入學的基本要求進行命題。
第三十五條 報考單獨考試及工商管理碩士、公共管理碩士的考生必須到招生單位所在地的 省級教育招生考試管理機構 指定的報考點報名、考試。其他考生到本人所在地 省級教育招生考試管理機構 指定的報考點報名、考試。
第六章 評 卷
第三十六條 教育部統一命題科目的評卷工作授權省(區、市)高等學校招生委員會在教育部考試中心指導下統一組織,聯合命題科目的評卷工作由教育部委托有關單位組織進行。統考科目具體的評卷細則和工作程序、要求和紀律,由省級教育招生考試管理機構根據教育部的要求制訂。提倡有條件的省(區、市)初試統考的英語、思想政治理論等科目實行網上閱卷。
第三十七條 統考科目評卷工作實行省級招生委員會統一領導、省級教育招生考試管理機構統一組織、評卷點承辦單位具體實施的管理體制。招生單位有承擔當地統考科目評卷的責任和義務。
第三十八條 省級教育招生考試管理機構要加強評卷點建設。各評卷點要成立由各省級教育招生考試管理機構負責人和承辦單位負責人共同組成的領導小組,加強對評卷工作的領導和管理;建立健全評卷工作系列規章制度, 特別是評卷工作責任制度、責任追究制度和評卷工作質量監督保證制度;要逐步完善評卷教師的聘任機制,保證評卷工作的需要 。
第三十九條 省級教育招生考試管理機構成立由相關招生單位各學科權威專家組成的統考科目評卷工作專家組,根據教育部考試中心提供的答案及評分參考,負責統考科目評卷工作細則的擬定、試卷的試評、評卷教師的培訓、評卷工作的業務指導與組織實施、試卷評閱過程中爭議問題的仲裁等工作。
第四十條 省級教育招生考試管理機構根據專家組的提名,聘請有關教師承擔各學科評卷工作,招生單位有責任和義務按省級教育招生考試管理機構的要求選派所需評卷教師,任何單位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辭拒絕。評卷工作由評卷教師所在學校以適當方式計入本人工作量。
第四十一條 招生單位自命題科目的評卷工作原則上由招生單位負責, 組織管理工作參照各地統考科目評卷管理體制、辦法和自命題評卷的有關要求實施。 各招生單位將自命題部分的成績上報省級教育招生考試 管理機構,省級教育招生考試管理機構將統考科目成績返回招生單位;同時將統考科 目 成績和自命題科目成績合成后報教育部。合成后的考生成績由招生單位在教育部規定時間內向考生公布。
第七章 復 試
第四十二條 擬錄取的考生,招生單位均應對其進行復試,復試應采取差額形式,差額比例一般按照 120% 左右掌握,生源充足的招生單位,可以適度擴大差額復試比例。
第四十三條 招生單位要按照《教育部關于加強碩士生招生復試工作的指導意見》(教學〔 2006 〕 4 號)有關規定,制訂本單位的復試工作辦法,并事先公布。
第四十四條 教育部制定并公布考生進入復試的基本分數要求(經教育部批準的自行確定復試分數線的高校另行規定)。
第四十五條 招生單位在復試時對考生學歷證書 (以報名現場確認截止日期前所獲得的文憑為準) 、學生證等報名材料原件及考生資格進行審查,對不符合教育部規定者,不予復試。
第四十六條 招生單位對擬接收的推免生必須在 2009 年 10 月 25 日前完成復試及接收手續。復試工作由招生單位按照《教育部關于加強碩士生招生復試工作的指導意見》(教學〔 2006 〕 4 號)實施。
第四十七條 對同等學力考生除復試外,還必須加試至少兩門本科主干課程。加試科目不得與初試科目相同。加試方式為筆試。報考法律碩士(非法學)、工商管理碩士或公共管理碩士的同等學力考生可以不加試。
第四十八條 工商管理碩士、公共管理碩士的思想政治理論考試由招生單位在復試中進行,成績計入復試總成績。
第四十九條 招生單位認為有必要時,可對考生再次復試。
第五十條 體檢工作由招生單位在復試階段組織進行,體檢須在招生單位指定的二級甲等以上醫院進行。招生單位參照教育部、衛生部、中國殘聯印發的《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教學〔 2003 〕 3 號),結合招生專業實際情況,提出本單位體檢要求。
第八章 調 劑
第五十一條 要重視做好調劑工作,特別是對進行初試科目改革的學科專業跨學科的調劑復試要給予支持。對教育學、歷史學、醫學、農學學科門類、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科考生(僅限于參加統考或聯考的考生)的調入和調出在考試科目的要求方面可從寬掌握。
第五十二條 報考學術型和報考專業學位研究生之間的相互調劑政策,待初試結束后,視第一志愿生源上線情況而定。調劑工作的具體要求和程序由招生單位按教育部錄取政策確定并公布。
第九章 錄 取
第五十三條 招生單位按照教育部制定的 2010 年錄取工作規定和要求以及各省級教育招生考試管理機構的補充規定,根據 2010 年全國研究生招生事業計劃,依據考生初試和復試的成績,并結合其平時學習成績和思想政治表現、業務素質以及身體健康狀況擇優擬定錄取名單。錄取工作要依法保護殘疾考生的合法權益。
第五十四條 各省級教育招生考試管理機構、各招生單位要嚴格執行研究生招生工作中的加分優惠政策,除教育部統一規定的范圍和標準之外,不得擅自擴大范圍,另設標準。
第五十五條 各 省級教育招生考試管理機構 應按國家規定對招生單位的錄取工作進行檢查,實施監督。錄取名單必須經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錄取檢查省級招辦聯合辦公會議審查。
第五十六條 少量被錄取的新生,經考生本人申請和招生單位同意后可以保留入學資格,工作 1 至 2 年,再入學學習。
第五十七條 定向培養、委托培養和自籌經費培養碩士生應在錄取前簽訂合同。
第五十八條 新生應按時報到。不能按時報到者,須有正當理由和有關證明,并向招生單位請假。無故逾期兩周不報到者,取消入學資格。應屆本科畢業生考生入學時未取得國家承認的本科畢業證書者,取消錄取資格。
第五十九條 新生報到后,招生單位應對其進行政治、業務、健康狀況等全面復查,發現有不符合標準者按照本單位有關規定進行處理。
第十章 違規處理
第六十條 對在報考及考試中有違規行為的考生,有關部門視不同情況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教育部有關規定給予處理。對弄虛作假者(含推薦免試生),不論何時,一經查實,即按有關規定取消報考資格、錄取資格或學籍。
第六十一條 招生單位要充分利用全國統一考試考生誠信檔案, 將考生誠信狀況作為思想品德考核的重要內容和錄取的重要依據,對于思想品德考核不合格者不予錄取。
對在當年研究生招生考試中作弊的考生,下一年度不允許報考。
相關單位 應及時按規定將作弊考生的有關情況通報其所在學校或單位,并記入考生的誠信檔案和人事檔案,作為其今后升學和就業的重要參考依據。
第六十二條 對在招生工作中違反有關規定,徇私舞弊或者給招生工作造成損失的人員,由主管的教育行政部門或者其所在單位根據有關法律、法規和規章給予處理。
第十一章 附 則
第六十三條 現役軍人報考碩士生及軍隊系統的招生單位招收碩士生的辦法由解放軍總政治部參照本規定另行制訂;招收港澳臺地區人士、外籍人士為碩士生的管理辦法由教育部另文規定。
第六十四條 本規定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湘潭大學
添加湘潭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湘潭大學考研分數線、湘潭大學報錄比、湘潭大學考研群、湘潭大學學姐微信、湘潭大學考研真題、湘潭大學專業目錄、湘潭大學排名、湘潭大學保研、湘潭大學公眾號、湘潭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湘潭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本文來源:http://www.sacvlig.cn/xtu/yanjiushengyuan_106212.html
推薦閱讀
-
湘潭大學關于2021年秋學期研究生公共課程期末考試的通知
各學院:年秋學期研究生,公共課程期末課程即將結束,為確保公共課期末考試工作的順利進行,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一、考試安排:數值分析:年月日上午地點:研究生院具體考試詳情:附……
日期:12-15 閱讀量:22138 -
湘潭大學2022年全國碩士研究生考研考點4302疫情防控考生須知
根據教育部辦公廳、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及省教育廳、省衛生健康委相關文件精神,按照湖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疫情防控組的指導意見,為保障廣大考生和考試工作人員的生命安全和身……
日期:12-10 閱讀量:21174 -
湘潭大學研究生獎學金評定辦法
為深化碩士研究生招生制度改革,加大拔尖創新人才選拔培養力度,根據《教育部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完善推薦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免試攻讀研究生工作的通知》(教學廳號),我校將啟動年推薦免……
日期:07-26 閱讀量:2763 -
湘潭大學研究生學費標準
學費、學業獎學金、助學金標準(一)年學費標準:萬元年人(以物價局最新核定標準為準)。(二)學業獎學金、助學金標準:見湘潭大學最新獎助學金文件。……
日期:07-26 閱讀量:23920 -
2021考研湘潭大學擬錄取名研究生單公示
根據《教育部辦公廳關于進一步規范和加強研究生考試招生工作的通知》(教學廳號)、《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規定》》教學函號等文件要求,現將我校年碩士研究生擬錄取名單進行公……
日期:05-20 閱讀量:23386 -
湘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2021年博士研究生招生復試錄取工作
為做好我院年博士研究生招生復試錄取工作,根據教育部、省級主管部門及湘潭大學等相關文件精神,結合學院實際,經學院研究生招生工作領導小組研究決定,制訂本方案。一、工作原則堅持公……
日期:05-18 閱讀量:23271 -
2021年湘潭大學博士研究生復試錄取通知
為做好我校年申請考核制博士研究生復試錄取工作,根據《教育部辦公廳關于進一步規范和加強研究生考試招生工作的通知》(教學廳號)、《湘潭大學博士研究生招生申請考核制實施辦法》(湘……
日期:05-13 閱讀量:22990 -
湘潭大學體育教學部碩士研究生聯系方式
湘潭大學體育教學部聯系電話:……
日期:06-02 閱讀量:21084 -
湘潭大學體育教學部師資簡介
我部現有教職工人,專任教師人。其中湖南省體育學科帶頭人人,湖南省青年骨干教師人,人入選省新世紀人才工程第三層次。教授人,副教授人,碩士生導師人,博士學位人,碩士學位人。現有……
日期:06-02 閱讀量:24301 -
湘潭大學體育教學部簡介
湘潭大學體育教學部是直屬主管校長領導下的學校二級教學單位,也是學校體育運動委員會的執行機構。下設男生一教研室、男生二教研室、女生教研室及體質健康測試中心、體育場館中心、群體……
日期:06-02 閱讀量:24168 -
湘潭大學環境與資源學院安全工程專業簡介
安全工程專業文章來源:發布時間:瀏覽次數:次安全工程專業培養具有安全科學、安全技術及工程的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能在礦山、化工、建筑等領域從事安全技術及工程、安全科……
日期:06-02 閱讀量:22443 -
湘潭大學環境與資源學院采礦工程專業簡介
采礦工程專業文章來源:發布時間:瀏覽次數:次采礦工程專業培養具有采礦工程師的基本能力,能在煤礦等礦業領域從事科學研究、礦區開發規劃、礦山開拓開采設計與施工、礦山安全生產技術……
日期:06-02 閱讀量:23678 -
湘潭大學環境與資源學院環保設備工程專業簡介
環保設備工程專業文章來源:發布時間:瀏覽次數:次環保設備工程專業培養具有良好人文精神、科學素養,掌握污染控制工藝過程、基本控制單元、設備機械基礎和環保過程裝備等環境污染控制……
日期:06-02 閱讀量:22208 -
湘潭大學環境與資源學院環境科學專業簡介
環境科學專業文章來源:發布時間:瀏覽次數:次環境科學專業培養具備系統、全面的環境科學基礎和專業知識,熟練掌握環境監測、評價、規劃、管理和咨詢以及環境污染控制技術的基本原理、……
日期:06-02 閱讀量:22526 -
湘潭大學環境與資源學院環境工程專業簡介
環境工程專業文章來源:發布時間:瀏覽次數:次環境工程專業培養具備系統、全面的環境工程基礎和專業知識,熟練掌握環境污染控制技術及給排水的工程設計與施工、環境監測、管理和評價的……
日期:06-02 閱讀量:21506 -
湘潭大學環境與資源學院師資簡介
環資學院現有專職教職工人(專任教師人,行政人員人,實驗室人員人),其中教授人、副教授人、其他副高職稱人員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人,湖南省新世紀人才工程入選者人,湖南省學科……
日期:06-02 閱讀量:21582 -
湘潭大學環境與資源學院簡介
湘潭大學環境與資源學院成立于年月,由環境科學與工程、安全工程與采礦工程學科組建成立(以下簡稱環資學院),目前設立環境系與資源系兩個系。秉承湘潭大學博學篤行、盛德日新的校訓,……
日期:06-02 閱讀量:23914 -
湘潭大學土木工程與力學學院測繪工程專業簡介
測繪工程專業培養目標培養具備數理基礎和人文社科知識,掌握測繪工程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接受科學思維和工程實踐訓練,具有創新意識與創業能力,能在軍事、測繪、規劃、國土……
日期:06-02 閱讀量:22721 -
湘潭大學土木工程與力學學院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專業
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專業培養目標培養適應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需要,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基礎扎實、知識面寬、素質高、能力強、有創新意識的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專業高……
日期:06-02 閱讀量:22858 -
湘潭大學土木工程與力學學院工程力學專業簡介
工程力學專業專業簡介工程力學是力學與現代工程科學技術交叉發展的一門力學分支學科,可以在土木、機械、航空、航天、船舶、能源、環境保護、材料與加工工藝、電子工業與信息科學及國防……
日期:06-02 閱讀量:24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