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學理工學院導師:林國淙

發布時間:2021-10-05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中山大學理工學院導師:林國淙

中山大學理工學院導師:林國淙內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中山大學理工學院導師:林國淙 正文


  姓名:林國淙  性別:男  出生年月:1965年2月
  職稱:副教授  學院:理工學院   最后學歷:博士
  主要研究方向:材料物理與化學,凝聚態物理

教學科研情況

  材料物理與化學專業博士,副教授。1965年2月出生,1990年至1998年在廣州師范學院(現廣州大學)物理系從事教學及科研工作,1998年至今在中山大學理工學院物理系從事教學及科研工作。曾主講本科學生的結構與物性、固體物理、力學、熱學、電磁學、理論力學、電子線路基礎、材料科學與工程導論、材料制備技術、普通物理學等課程,參與編寫《普通物理學》教材(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1996)。本人的主要研究工作是使用物理和化學的方法制備金屬材料和陶瓷材料,并對材料的熱性能、電性能、磁性能等進行研究以及對材料的切變波共振吸收譜進行研究,參加過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及省級重大項目的研究工作,是廣州市科技攻關項目“液體膜切變波共振吸收譜儀的研制以及廣東省科技專項“納米技術在磁場誘導相變制冷中的應用研究” 的項目負責人,曾對形狀記憶合金,氧化鋅壓敏陶瓷,鐵電體的電場誘導相變致冷、鐵磁體的磁場誘導相變致冷、熱電材料、磁致伸縮材料進行研究,其中“提高氧化鋅壓敏陶瓷長期電負荷下工作穩定性機制研究”獲1999年廣州市科技進步獎二等獎,“凝聚態物質切變波共振吸收譜儀系列”2001年通過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組織的技術成果鑒定。獲得“一種液體膜的切變共振吸收譜儀”等發明專利和實用新型專利7項,在J. Magn. Magn. Mater.,Mater. Lett., Ferroelectrics,科學通報,中國科學,中山大學學報等雜志共發表論文二十多篇。

承擔課題

  國家級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微區內耗和力學譜儀的研制及其在復相合金中的應用”,廣東省科技計劃項目“業余熱發電用陶瓷熱電材料的制備與應用研”,廣東省科技專項“納米技術在磁場誘導相變制冷中的應用研究”以及廣州市科技攻關項目“液體膜切變波共振吸收譜儀的研制” 的項目負責人。
當前位置:學院首頁-師資隊伍-教師個人信息 返回首頁


發表論文

專利:
1)一種測量微轉角的裝置,實用新型專利,專利號:ZL 00 2 28294.1;

2)一種測量微位移的裝置,實用新型專利,專利號:ZL 00 2 28293.3;

3)一種液體膜的切變共振吸收譜儀,發明專利,專利號:ZL 00 1 14131.7;

4)碟型液體和軟物質切變波共振吸收譜儀,發明專利,專利號:ZL 01 1 29852.9;

5)電場誘導相變制冷的方法,發明專利,專利號:ZL 99 1 16225.0;

6)電場誘導順電-鐵電相變潛熱測定儀,發明專利,專利號:ZL 01 1 07642.9;

7)用于熱重分析儀溫度標定的標樣及其制備方法,發明專利,申請號:03 1 26606.1。

論文:

1)ZnO壓敏陶瓷中富Ba晶界相的生成與控制,科學通報 1996年,第41卷,第9期;

2)ZnO壓敏陶瓷熱處理的正電子湮沒壽命譜研究,功能材料1996年,第28卷,第3期;

3)深度熱處理ZnO壓敏陶瓷的晶界缺陷模型,中國科學(A輯),1997年,第27卷,第9期;

 

中山大學

添加中山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中山大學考研分數線、中山大學報錄比、中山大學考研群、中山大學學姐微信、中山大學考研真題、中山大學專業目錄、中山大學排名、中山大學保研、中山大學公眾號、中山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中山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中山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

本文來源:http://www.sacvlig.cn/zhongshandaxue/daoshi_475299.html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