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學教育學院導師:許長青

發布時間:2021-10-05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中山大學教育學院導師:許長青

中山大學教育學院導師:許長青內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中山大學教育學院導師:許長青 正文


  許長青:博士、博士后、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
  辦公地點:中國廣州市新港西路中山大學文科樓2樓223室
  聯系電話:020-84112529,020-84113280,020-84036656
  聯系地址:中國廣州市新港西路135號:中山大學教育學院教育研究所
  郵編:510275
  電子信箱: 
  
  一、基本簡歷
  
  許長青,男,湖南邵陽人。1991年畢業于湖南大學外國語言文學系英語專業后參加教育工作,大學英語本科。1991年至2000年任廣東省梅州市高中英語教師。2003年畢業于廣西師范大學,獲管理學碩士學位。2006年畢業于浙江大學,獲教育學博士學位。2009年至2011年以色列巴伊蘭大學經濟系和英國劍橋大學經濟系從事應用經濟學博士后研究,獲應用經濟學博士后研究證書。2006年7月至2012年12月任中山大學教育學院教育科學研究所講師、教育經濟學碩士研究生導師。2013年1月起任中山大學教育學院教育研究所副教授、教育經濟學碩士生導師。現兼任中國教育經濟學會理事,廣東省教育學會教育管理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廣東省教育學會比較教育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
  二、講授課程
  
  全日制碩士研究生、教育碩士:教育經濟學研究、教育財政學研究、比較高等教育;
  全日制本科生:教育經濟學導論(通識教育核心課程)、管理經濟學概論(公選課程);
  全日制本科生教育學雙學位:比較教育學、教育經濟學;
  學術論壇:主持教育學院教育研究所逸仙教育論壇。
  三、研究興趣
  
  教育經濟學(EconomicsofEducation);
  教育財政學(FinanceofEducation);
  教育與勞動力市場經濟學(EducationandEconomicsofLaborMarkets);
  高等教育與區域經濟發展(HigherEducationandRegionalEconomyDevelopment);
  國際與比較教育學(InternationalandComparativeEducation);
  商務英語與英語教學論(BusinessEnglishandEnglishEducationTheory)
  四、喜歡詩詞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宋·晏殊)
  五、業余愛好
  
  體育運動、流行音樂與表演藝術欣賞。
  六、學術信念
  
  求真、求實、求新。
  七、學術研究
  
  主持課題、參與課題、學術論文、學術著作、學術影響、學術獲獎、學術交流。
  (一)主持課題
  
  1、高等教育規模擴張下高校資金運轉安全、成本核算與控制問題研究(教育部2007年人文社會科學一般項目);
  2、廣東高水平研究型大學核心競爭力培育及與區域經濟互動發展的理論與實證研究(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十一五規劃2007年度教育學心理學一般項目);
  3、中山大學博士生培養質量調查研究(2007年中山大學校級重點課題);
  4、新時期高校黨外青年知識分子思想狀況調查分析及工作策略研究——以中山大學為中心(2008年中山大學統戰理論研究課題);
  5、穗港澳高水平研究型大學科技創新合作促進廣州國際競爭力發展水平持續提升的理論與實證研究(廣州市哲學社會科學2008年度規劃課題);
  6、產學合作與法律制度創新:大學知識產業化的立法促進研究(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2008年度后期資助項目);
  7.廣東省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質量調查與保障機制研究—中山大學案例(2010年中山大學研究生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
  8、基于區域經濟發展和產業結構調整的廣東高校專業設置及動態調整機制研究(2012年度廣東省教育教學改革項目)
  9、學科會聚、通識教育與高素質人才培養:國際經驗與中山大學實踐模式探究(2012年度中山大學教育教學改革項目)
  (二)參與課題
  
  1、高等教育國際移植的案例分析和模式比較——發展中國家高等教育現代化研究(2005年浙江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課題);
  2、中國研究型大學國際化研究(2006年美國嶺南基金課題);
  3、珠港澳高等教育與科研合作研究(2006年珠海市軟科學課題);
  4、高等教育質量工程重大項目“高校本科專業設置預測系統”研究(2007年教育部、財政部課題);
  5、基于大學推動的創新型城市建設與可持續發展研究——以廣東為例(2009年廣東科技廳軟科學計劃項目)。
  (三)學術論文
  
  1、人力資本、高等教育與區域經濟增長——基于廣東省的實證分析(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3,2);
  2、ReturnstoeducationandannualincomegapsupdatedinIsrael:aquantileregressionapproach,InternationalJournalofSustainableEconomy2013-Vol.5,No.1pp.76-103;
  3、大學生國家助學貸款新進展:國際經驗與財政金融制度創新(河北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2,8);
  4、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教育質量發展評估報告:以華南地區研究型大學為例(現代大學教育,2012,3);
  5、高等教育辦學效益與成本控制:基于1996~2008年的DEA實證分析(黑龍江高教研究,2012,8);
  6、ReturnstoEducationandtheUnemploymentRisks:TheCaseStudyofIsrael;EuropeanScientificJournal,November11,2011;Vol.25;pp43~68;
  7、高水平研究型大學與廣州國際競爭力提升(經濟研究導刊2011,33);
  8、高等教育投資戰略:基于泰國學生貸款的案例分析(教育與經濟,2010,4);
  9、高校博士生教育質量滿意度研究(華中師范大學學人文科學版,2010,2);
  10、廣東高水平研究型大學核心競爭力評價及其發展戰略研究(廣東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2);
  11、持續提升廣州國際競爭力的思考:穗港澳高水平研究型大學科技創新合作新論(華南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3);
  12、我國高等教育投入產出主成分分析:1995~2006(現代教育科學高教研究,2009,3);
  13、規模擴張下我國高等教育財政投資效益問題研究——基于1995~2006年的投入產出分析(華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2);
  14、產學新型合作伙伴關系的國際考察:美國案例研究(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2);
  15、高等教育市場化:市場分析與運行機制構建(黑龍江高教研究,2009,2);
  16、立法促進大學知識產業化的作用透視——發達國家的實踐與經驗借鑒(公共管理學報,2009,1);
  17、產學新型合作伙伴關系:來自英國的經驗(高教探索,2009,1);
  18、公平與效率的均衡:和諧社會公共教育財政投資的價值選擇(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08,8);
  19、立法促進大學知識產業化:發達國家的經驗和我國的模式構建(科技管理研究,2008,7);
  20、產學新型合作伙伴關系的國際考察:基于日本的案例研究(高教探索,2008,5);
  21、市場力量與政府規制:大學知識產業化的背景、模式及趨勢(復旦教育論壇,2008,4);
  22、高等教育國際化:歐洲案例研究(外國教育研究,2008,1);
  23、大學與產業科研合作的權益保障機制研究(遼寧教育研究,2007,11);
  24、大學知識產業化與立法促進(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07,5);
  25、大學與產業科研合作的政府服務機制的建立——從政府職能轉變的視角(大學教育科學,2007,5);
  26、大學與產業科研合作的創新法律機制研究(中國高教研究,2007,8);
  27、論大學與產業科研合作的產權法律機制(江蘇高教,2007,2);
  28、大學與產業科研合作內部管理運行機制的國際比較研究(高教探索,2007,2);
  29、論大學與產業科研合作的交易費用(教育評論,2007,2);
  30、論大學與產業科研合作的風險防范機制(現代大學教育,2007,2);
  31、大學——工業合作管理模式:香港案例(高等教育研究,2005,3);
  32、我國研究生教育模式的戰略選擇及政策分析(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3);
  33、高等教育經濟地理:理念與實踐(中國地質大學學報,2005,1);
  34、公立高等教育籌資市場化:國際比較的觀點(外國教育研究,2005,5);
  35、加納高等教育的國際移植和現代化策略研究(外國教育研究,2005,3);
  36、高等教育發展的經濟地理學分析(遼寧教育研究,2005,1);
  37、世界一流大學的理念與浙江大學的創建實踐(中國高教研究,2004,10);
  38、超越人本主義:后人本主義哲學及其教育觀解讀(高等農業教育,2004,10);
  39、新時期我國高等教育辦學主體多元化若干問題探析(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04,1);
  40、當代發展中國家政府與高等教育關系的理念框架(現代教育科學高教研究,2004,5);
  41、芻議高等學校人力資源管理中激勵理論的運用及失誤調適(哈爾濱學院學報,2002,6);
  42、哲學:智慧的啟示——從后現代主義哲學寫起(喀什師范學院學報,2002,4);
  43、中小學教育科研:培養專家型教師的沃土(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2,4);
  44、教育評估:高等教育健康發展的可靠保證(廣西高教研究,2002,3);
  45、論中小學素質教育和我國教育目的的實現(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02,2);
  46、我國城市家庭高等教育投資能力的調查研究(機械工業高教研究,2002,1);
  47、論高校素質教育和我國教育目的的實現(重慶教育學院學報,2002,1);
  48、淺議教師權威的制約因素(廣西教育學院學報,2002,1);
  49、網絡環境下中學生心理素質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廣西師范大學學報,2002年研究生專輯);
  50、轉型期中學生心理素質存在的問題及對策(云南師范大學學報,2001年專輯);
  51、隱性控制與顯性控制在教育管理中的運用(職業技術教育,2001,18)
  52、現代教育思想與培養創新人才(吉林職業師范學院學報,2001,9);
  53、淺論我國西部地區高等教育規模的發展(昌吉學院學報,2001,1)。
  (四)學術著作
  
  1、產學合作與法律制度創新:大學知識產業化的立法促進研究(專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10月;
  2、高校統戰工作新思路(參與),廣東新世紀出版社,2010年6月;
  5、走進國際化:中外教育交流與合作研究(參與),廣東教育出版社,2010年4月;
  3、傳承與創新:高校統戰工作探索(參與),中山大學出版社,2011年3月;
  4、中國院校研究案例(第三輯)(參與),華中科大出版社,2011年7月。
  (五)學術影響
  
  1、大學生國家助學貸款新進展:國際經驗與財政金融制度創新(新華文摘全文轉摘,2012,23);
  2、高校博士生教育質量滿意度研究(新華文摘轉摘,2010,12);
  3、我國高等教育投入產出主成分分析:1995~2006(人大復印資料高等教育版全文轉摘,2009,10);
  4、大學與產業科研合作的權益保障機制研究(人大復印資料高等教育版全文轉摘,2008,5);
  5、大學知識產業化與立法促進(人大復印資料高等教育版全文轉摘,2008,1);
  6、我國研究生教育模式的戰略選擇及政策分析(新華文摘全文轉摘,2005,19);
  7、公立高等教育籌資市場化:國際比較的觀點(人大復印資料高等教育版全文轉摘,2005,7);
  8、高等教育經濟地理:理念與實踐(人大復印資料高等教育版轉摘,2005,5);
  9、當代發展中國家政府與高等教育關系的理念框架(人大復印資料高等教育版全文轉摘,2004,11);
  10、中小學教育科研:培養專家型教師的沃土(人大復印資料中小學教育版轉摘,2002,12)。
  (六)學術獲獎
  
  1、課題《新時期高校黨外青年知識分子思想狀況調查分析及工作策略研究——以中山大學為中心》獲廣東省委統戰部2009年優秀成果二等獎;
  2、2012年全國優秀教育碩士研究生導師。
  (七)學術交流
  
  1、2007年中國教育經濟學年會(2007年10月,北京昌平);
  2、第二屆中國研究生教育學術論壇(2007年11月,中國廣州);
  3、2007年廣東省教育學會教育管理專業委員會第十一屆學術年會(2007年12月,中國廣州);
  4、廣東省第九屆比較教育學術年會(2008年6月,中國廣州);
  5、第八屆全國科技評價學術研討會(2008年9月20~21日,中國天津);
  6、2008年中國教育經濟學學術年會(2008年10月19~22日,中國上海);
  7、廣東省社會科學2008年學術年會中青年專場(2008年12月8日,中國深圳);
  8、2007年廣東省教育學會教育管理專業委員會第十一屆學術年會(2008年12月,中國廣州);
  9、香港-珠江三角洲產業結構轉型與經濟增長研討會(2009年4月26日,中國廣州);
  10、粵港一體化廣州論壇(2009年6月11日,中國廣州中山大學);
  11、廣東教育學會教育現代化專業委員會暨首屆中國教育現代化論壇(中國廣州中山大學,2009年5月22日);
  12、希伯來大學舉辦的風險投資國際研討會(2010年7月11~12日,以色列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
  13、以色列首屆漢語教學研討會(2010年8月14日,以色列特拉維夫,中國大使館教育處與以色列師范學院);
  14、歐洲職業教育與培訓學生貸款國際研討會(2010年10月5日~6日,希臘雅典,歐洲職業教育委員會);
  15、教育經濟學與教育經濟計量國際研討會(2010年10月20~21日,葡萄牙里斯本,里斯本大學);
  16、高等教育與工業合作國際學術研討會(2010年11月16~17日,英國愛丁堡,愛丁堡大學、斯特拉斯克萊德大學);
  17、國際化與全球公民道德教育國際研討會(2010年11月19~20日英國倫敦,倫敦大學);
  18、教育經濟學高層國際論壇暨2012年中國教育經濟學年會(2012年11月2~4日,北京,北京大學)。   
  如果發現導師信息存在錯誤或者偏差,歡迎隨時與我們聯系,以便進行更新完善。()

中山大學

添加中山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中山大學考研分數線、中山大學報錄比、中山大學考研群、中山大學學姐微信、中山大學考研真題、中山大學專業目錄、中山大學排名、中山大學保研、中山大學公眾號、中山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中山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中山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

本文來源:http://www.sacvlig.cn/zhongshandaxue/daoshi_475508.html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