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師范大學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計算機技術專業學位培養方案

發布時間:2020-06-09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西北師范大學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計算機技術專業學位培養方案

西北師范大學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計算機技術專業學位培養方案內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西北師范大學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計算機技術專業學位培養方案 正文

計算機技術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培養方案

(學科或專業代碼:085211)
一、學科概況
本學位點擁有一支職稱、年齡和學緣結構合理的高水平師資隊伍,現有教師人數30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15人,講師9人。學歷方面,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12人,具有碩士學位的教師17人。40歲及其以下的教師13人。學位點目前的生師比為2.5。在全部教師中,研究生導師17人。擁有甘肅省物聯網工程研究中心、甘肅省大數據研究院、甘肅省電子政務模擬仿真實驗室、甘肅省信息技術與信息安全重點實驗室、甘肅省電子商務重點實驗室等省級研究平臺或實驗室等支撐本學位點人才培養的學科基地。面向國家需求承擔了一批國家和省級科研任務,取得了一批具有廣泛影響的高水平科研成果,獲得甘肅省科技進步獎等高水平獎勵。現有研究生75名。
本學位點在甘肅和西北地區具有較高的影響力。畢業生廣泛分布在教育、銀行、通信、政府部門、部隊等各個行業。甘肅省屬高校中,40%以上的計算機學科教師為本學科的畢業生。學科承擔了大量應用于本地區的項目研發,培訓了大量技術人才,為本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在甘肅省計算機學會、甘肅教育信息化協會、甘肅省計算機教指委、中國計算機學會(CCF)蘭州分部等各種重要的本地區學術組織中,本學位點教師都承擔有重要職責,發揮了重要作用。學科也為本地政府的信息化建設和發展提供咨詢和服務,發揮了智庫作用,承擔了甘肅省和多個市州的“十二五”、“十三五”信息化發展規劃設計。
學位點以培養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研究和應用高層次人才為目標,按照“強基礎、創特色、重應用、爭一流”的思路發展,不斷完善師資隊伍和教學科研平臺基礎,圍繞物聯網理論與技術、大數據與云計算、網絡與信息安全等方向,發揮自身優勢,結合西部特點,加強特色建設;深化產學研合作,通過項目研發、實踐基地建設等方式,提高學生面向實際問題的研發實踐能力;不斷進行培養模式改革,增強學科在地區的影響力,爭取成為西部地區一流的計算機技術高層次人才培養基地。
二、培養目標
立足西北師范大學特色、辦學理念,面向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對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人才的實際需求,培養掌握扎實的基礎理論和系統的專業知識,能獨立從事本專業領域的科學研究、軟硬件系統設計與開發、系統集成等工作,具有良好職業道德素養的應用型、復合型高層次工程技術和工程管理人才,尤其是愿意投身西部地區、民族地區教育和社會經濟發展服務的專門人才。具體目標為:
(1)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熱愛祖國,遵紀守法,具有服務國家和人民的高度社會責任感、良好的職業道德和創業精神、科學嚴謹和求真務實的學習態度和工作作風。
(2)系統掌握計算機技術專業的基本理論、方法、專業知識;熟悉行業領域的相關規范,能適應科學進步及社會發展的需要,具有進行學科交叉和運用專業技術解決實際問題的創新能力;實踐動手能力強,具有從事科學研究或獨立擔負專門技術工作的能力;在科學研究或專門工程技術工作中具有一定的組織和管理能力,具有良好的職業素養。
(3)掌握一門外國語,能比較熟練地閱讀本學科領域的外文資料,能運用外語進行本領域科學研究與交流。
(4)身體健康,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有嚴謹的工作作風,具有良好的交流能力、合作精神。
三、培養方式
采用系統課程學習、工程實踐和學位論文相結合的培養方式。課程學習采用集中授課和導師輔導下的自主學習完成;專業實踐要求學生直接參與計算機技術相關的工程項目實踐,完成必要的技術方案設計、系統開發、項目管理等工作,并在所取得的工程實踐成果基礎上完成學位論文的撰寫。學位論文可以是研究論文或技術報告,以及相關的工作成果。
專業實踐可采用集中實踐和分段實踐相結合的方式。具有2年及以上企業工作經歷的研究生專業實踐時間應不少于6個月,不具有2年企業工作經歷的研究生專業實踐時間不少于1年。非全日制研究生專業實踐可結合工作崗位任務開展。學校聘請具有豐富實踐和教學指導經驗的企業資深技術或管理人員參與課程教學,并對學生的工程實踐進行聯合指導。
積極開展校企聯合培養,加強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建設,充分調動企業積極性,吸收企業優質教育資源參與研究生教育體系,發揮企業在人才培養中的重要作用,推動產學結合、協同育人,提高校企聯合培養質量。
采用導師負責與集體培養相結合的培養方式,注重發揮導師組的作用。加強對工程類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全過程的指導。重點夯實理論基礎,拓寬培養口徑,擴大知識面,培養嚴謹的科學作風和獨立從事軟件開發設計的能力,引導和促進碩士研究生的自主和個性化發展。導師組應有來自培養單位具有較高學術水平和豐富指導經驗的教師,以及來自企業具有豐富工程實踐經驗的專家。
研究生學習期間要在導師的指導下完成一定量的專業論文選讀。
四、學制及學習年限
計算機技術專業碩士研究生基本學制3年。學業優秀、科研成果突出的碩士生,可申請提前畢業,提前期一般不超過1年。最長學習年限5年。
五、研究方向
1.物聯網理論與技術
2.網絡與信息安全
3.智能計算與軟件
六、學分要求
計算機技術專業碩士研究生要求至少修滿35學分,其中課程學習28學分(其中公共必修課5學分,公共選修課1學分,專業基礎課14學分,專業必修課3學分,專業選修課不低于5學分),實踐環節7學分。
七、課程設置(具體見課程設置與教學計劃表)
八、專業實踐
專業實踐的內容包括:第一,在校內參加計算機技術專業的教學實踐,包括相關專業本科生的教學實驗課或專業理論課的輔助教學工作。第二,參加校內科研項目的調研、實驗實施、研究結果討論、研究進展報告等科研工作。第三,參加校外實踐,根據研究方向特點到相關企事業單位從事工程技術的開發和管理工作。
學院對專業實踐實行全過程的管理和服務。為確保專業實踐教學質量,研究生要提交實踐學習計劃,撰寫實踐學習中期報告和實踐學習總結報告,由校內導師進行考核。工程實踐結束后提交“工程實踐總結報告”和填寫“研究生專業實踐考核表”。實踐活動為申請學位的必備環節,不得免修。不參加專業實踐或未通過專業實踐考核的,不得申請畢業和學位論文答辯。
九、學位論文要求
碩士研究生的學位(畢業)論文應在導師的指導下由研究生獨立完成,具備相應的技術要求和較充足的工作量,體現作者綜合運用科學理論、方法和技術手段解決工程技術問題的能力,具有先進性、實用性,取得了較好的成效。學位論文研究工作一般應與專業實踐相結合,時間不少于1年。論文可以采用產品研發、工程規劃、工程設計、應用研究、工程/項目管理、調研報告、科學研究等多種形式。學位論文工作一般包括以下幾個主要環節:論文選題、開題報告、中期考核、論文預答辯、論文評閱與答辯等。
1.學位論文選題
學位論文選題應來源于工程實際或者具有明確的工程應用背景。
2.論文開題報告
碩士生一般應于第三學期末或第四學期初完成開題報告。開題報告的審查應重點考查碩士生的文獻收集、整理、綜述能力和研究設計能力。
3.論文評審與答辯
碩士生學位論文必須由導師認可,并經過預答辯和論文相似性檢測系統檢測后進行評審。論文須有2位本領域或相關領域的專家評閱。論文評審應審核:論文作者掌握本領域堅實的基礎理論和系統的專業知識的情況;綜合運用科學理論、方法和技術手段解決工程技術問題的能力;論文工作的技術難度和工作量;解決工程技術問題的新思想、新方法和新進展;新工藝、新技術和新設計的先進性和實用性;創造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等方面。
研究生完成培養方案中規定的所有環節,獲得培養方案規定的學分,成績合格,方可申請論文答辯。答辯委員會須由3-5位本領域或相關領域的專家組成。論文答辯應從論文選題與綜述、研究設計、論文的邏輯性和規范性、工作量等方面重點考查論文是否使碩士生受到了系統、完整的研究訓練。
學位論文評閱和答辯應有相關的企業專家參加。
論文答辯未通過者,應修改論文。答辯的具體要求詳見按照《西北師范大學研究生學位(畢業)論文工作暫行規定》的要求執行。
 
十、學位授予
修滿規定學分,并通過學位論文答辯者,經學校學位評定委員會審核批準后,授予相應工程類碩士專業學位。
    
    附件:計算機技術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課程設置與教學計劃表

附件:
計算機技術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課程設置與教學計劃表
課程
類別
課程代碼 課程名稱 開課
學期

學時

學時

任課
教師
考核
方式

 

 
公共
必修
Z0051001 中國特色科學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研究 2 36 2 馬克思主義學院 考試
Z0050003 自然辯證法概論 1 18 1 馬克思主義學院 考試
Z0101222 第一外國語 2 36 2 外國語學院 考試
專業
基礎
Z0162001 組合數學

3 54 3 趙學鋒 陳祥恩 考試
Z0162002 數理統計 3 54 3 趙學鋒 陳祥恩 考試
Z0162004 計算機系統結構 3 54 3 馮百明 考試
Z0162003 算法設計與分析 3 54 3 代祖華 考試
Z0162005 人工智能 3 54 3 張志昌 考試
Z0162008 工程倫理 2 36 2 陳旺虎 考試
專業
必修
Z0163002 無線通信新協議與新算法 3 54 3 郝占軍 考試
Z0163003 現代密碼學 3 54 3 王彩芬 考試
Z0163001 機器學習 3 54 3 馬慧芳 考試

 

 
專業
選修
Z0164001 物聯網技術實踐 3 54 3 黨小超 考查
Z0164002 傳感器網絡 3 54 3 馬滿福 考查
Z0164003 現代信號處理 3 54 3 賈向東 考查
Z0164004 信息安全數學基礎 3 54 3 牛淑芬 考查
Z0164005 網絡安全理論與技術 3 54 3 王圣偉 考查
Z0164006 云計算與大數據安全 3 54 3 楊小東 考查
Z0164007 大數據處理實踐 3 54 3 張國治 考查
Z0164008 數據挖掘案例選講 3 54 3 蔣  蕓 考查
Z0164009 神經網絡應用實踐 3 54 3 藺想紅 考查
Z0164010 數字圖像處理 3 54 3 任小康 齊永峰 考查
Z0164011 自然語言處理 3 54 3 張志昌 考查
Z0164012 社會計算案例 3 54 3 李  勇 考查
公共
選修
Z0006000 榮譽課程 一、二 - - 1 研究生院 考查
其他
培養
環節
選聽學科前沿系列講座(不少于10次),1學分
專業實踐6學分
總學分 不低于35學分

西北師范大學

添加西北師范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西北師范大學考研分數線、西北師范大學報錄比、西北師范大學考研群、西北師范大學學姐微信、西北師范大學考研真題、西北師范大學專業目錄、西北師范大學排名、西北師范大學保研、西北師范大學公眾號、西北師范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西北師范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西北師范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

本文來源:http://www.sacvlig.cn/xibeishifandaxue/yanjiushengyuan_332503.html

推薦閱讀